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英爱

作品数:42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10篇端粒
  • 10篇端粒酶
  • 9篇干细胞
  • 8篇活性
  • 7篇端粒酶活性
  • 7篇病理学
  • 6篇肿瘤
  • 6篇病理
  • 5篇生物学
  • 4篇衰老
  • 4篇免疫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4篇教育
  • 4篇干细胞衰老
  • 4篇RNA干涉
  • 4篇HELA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机构

  • 42篇吉林大学
  • 8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吉林出版集团...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四平市中心人...

作者

  • 42篇石英爱
  • 20篇张丽红
  • 16篇何旭
  • 14篇吴珊
  • 10篇李玉林
  • 10篇王医术
  • 9篇翟颖仙
  • 6篇于晓霞
  • 6篇吕爽
  • 6篇赵强
  • 6篇王心蕊
  • 5篇王光兰
  • 5篇辛颖
  • 4篇孙慧
  • 4篇张海英
  • 4篇陈爽
  • 4篇王建伟
  • 4篇孙亚楠
  • 3篇李一雷
  • 3篇周彤

传媒

  • 11篇中国实验诊断...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sFLK-1片段基因转染后的表达
2003年
寇伯君张丽红李玉林李一雷石英爱
关键词: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转染肿瘤细胞系
人宫颈癌细胞端粒酶活性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生物学行为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探讨肿瘤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CCK-8法测定LY294002作用于HeLa细胞的IC50值;Western blot检测总AKT以及磷酸化AKT(P-AKT);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测定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的凋亡;最后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LY294002作用于HeLa细胞的IC50。值为1.73mg/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2作用使细胞在总AKT蛋白表达相同的情况下明显抑制了P—AKT,此时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由对照组的98.61%显著降低至36.72%。LY294002降低了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同时,使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处于G0/G1期(静止期)的细胞由对照组的47.36%增加到实验组的66.88%,凋亡细胞的比例则由2.4%增加至14.9%,同时细胞的运动迁移明显降低,迁移距离由对照组62.57%明显降低为24.6%。结论 LY294002抑制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能明显改变HeLa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同时引起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其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调节可能与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
于晓霞石英爱张丽红王医术吴珊
关键词:HELA细胞信号传导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在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盛辉周洪澜王医术苑春莉李玉林吴珊王心蕊石英爱辛颖
该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恶性肿瘤标本,包括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并且均科学的设计了对照组,通过多种实验方法进行了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对照研究,证明了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在恶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
关键词: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治疗
不同肿瘤细胞株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及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检测5种肿瘤细胞株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状态,为端粒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和TRAP-ELISA方法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和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状态。结果:HeLa细胞hTERT表达阳性率最高,为(93.75±3.10)%;而U2OS阳性表达率最低,仅为(2.75±0.96)%,近于不表达;其他3种细胞MCF-7、SMMC7721和PC-3m的hTER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50±2.65)%、(53.75%±2.22)%和(23.50±2.89)%。与hTERT表达阳性率相似,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最强,为(94.58±3.49)%;而U2OS端粒酶活性近于阴性,为(3.02±0.43)%;其他3种细胞MCF-7、SMMC7721和PC-3m的端粒酶活性分别为(73.90±4.50)%、(66.67±3.35)%和(50.62±1.96)%。结论:5种细胞系中h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状态差别很大,提示端粒酶抑制剂可适用于多数但并非所有恶性肿瘤的治疗学研究。
于晓霞石英爱董贺张丽红吴珊
关键词:端粒酶细胞株端粒酶逆转录酶肿瘤
实验室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是适应国家发展新形势需要,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医学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使各高等医学院校各学科和专业研究生数量达到或超饱和状态,教学资源包括师资、
张丽红石英爱王建伟翟颖仙王医术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实验室高层次医学人才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
人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骨分化的研究
2013年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并向成骨诱导分化,为临床骨组织重建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从人手术切除的脂肪组织中提取hASCs。MTS法绘制hASCs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ASCs表面标志;以低糖DMEM含10%FBS及1%青/链霉素为基础培养基,含1nM地塞米松,10mM磷酸甘油,0.05mM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连续培养4w进行体外成骨诱导,并利用硫酸茜红素S(Alizarin Red S)染色检测钙沉积情况。结果成功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了hASCs并在体外扩增。hASCs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生长曲线显示hASCs增生分裂能力活跃。hASCs表面标志表达CD29,CD44,CD73,CD105和CD166,不表达CD31,CD34,CD45和HLA-DR。成骨诱导4w后,经硫酸茜红素S染色可见:细胞呈复层生长,细胞外富集细胞外基质,基质经染色呈现橘红色,数量多,成结节状或成片状存在,并出现钙盐结节,证明有钙盐沉积。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体外分离和培养hASCs的方法。获得的hASCs生长增殖旺盛、保存方便,具有多向分化能力。hASCs可以作为细胞移植治疗和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赵强吕爽翟颖仙高振平石英爱
关键词:成骨分化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U2OS细胞对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染U2OS细胞对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探讨hTERT基因与端粒酶的关系及端粒酶活性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重组质粒PCI-Neo-hTERT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选取转染的2个阳性克隆株进行实验,同时以未转染的U2OS细胞为对照。通过RT-PCR和TRAP-ELISA法检测阳性克隆株hTERT基因的转染效果,明胶酶谱法和RT-PCR检测转染hTERT基因对细胞MMP-2的表达和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个阳性克隆株可见特异性hTERT表达,并表现出明显的端粒酶活性状态(ΔA>0.2 U)。阳性克隆株MMP-2 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而酶原型MMP-2减少(P<0.01)。结论:hTERT稳定转染克隆U2OS细胞株中异位表达hTERT可以产生端粒酶活性,而且端粒酶活性的出现,可能通过调节MMP的分泌影响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和构建而对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产生一定影响。
姜成威杨媚石英爱于晓霞吴珊
关键词:HTERT基因端粒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
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较好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模型。方法无菌取Wistar大鼠肾脏,取皮质剪碎,经Ⅰ型胶原酶消化和45%Percoll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纯化,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原代培养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酶化学染色鉴定。结果培养4~5d细胞融合成单层,呈典型的鹅卵石样,细胞角蛋白18及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呈阳性,细胞可传2~3代。结论此法可在短期获得数量较多、重复性好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体外研究肾小管细胞的病变提供了实验平台。
王光兰陈爽张丽红范颖石英爱孙华君刘晓会吴珊
关键词: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VEGF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ts-1的诱导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中转录因子 Ets- 1的诱导表达。方法 :原代培养获得 HUVECs;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技术及形态计量分析系统 Image- ProPlus(IPP) ,检测 VEGF对培养的内皮细胞 Ets- 1蛋白的诱导表达作用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VEGF(10 μg· L- 1 )可诱导内皮细胞 Ets- 1蛋白的短时表达升高 (P<0 .0 1) ,即随时间的延长 ,Ets- 1表达也逐渐增强 ,在 10 min时达高峰 ,30 min后 Ets- 1表达逐渐降低到无 VEGF刺激的水平。结论 :VEGF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 Ets- 1蛋白的短时表达增加。
石英爱李玉林赵强吴珊何旭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脐静脉细胞
一种延缓MSCs衰老的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延缓衰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延缓MSCs衰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衰老的MSCs;步骤2:利用携带SCD2的慢病毒感染衰老的MSCs,使得衰老的MSCs的脂质合成水平上调,进而延缓MSCs衰...
何旭于晓孙亚楠高星宇张畅孙慧石英爱张海英黄凡珂王一茗闫悦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