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进

作品数:36 被引量:190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心脏
  • 8篇心力衰竭
  • 8篇血管
  • 8篇衰竭
  • 7篇心房
  • 7篇心房颤动
  • 7篇心血管
  • 7篇慢性
  • 7篇房颤
  • 6篇心肌
  • 5篇电交替
  • 5篇心律
  • 5篇心室
  • 5篇心血管病
  • 5篇心血管病学
  • 5篇血管病
  • 5篇血管病学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律失常

机构

  • 27篇云南省第一人...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文山州人民医...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玉溪市人民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张进
  • 25篇范洁
  • 20篇王礼琳
  • 17篇丁立群
  • 13篇张曦
  • 8篇佘强
  • 5篇高晓龙
  • 4篇姜玲
  • 4篇高田
  • 3篇刘亚杰
  • 3篇杜建霖
  • 3篇翁敏杰
  • 3篇蒲荻
  • 3篇向虹
  • 3篇李颖
  • 3篇张曼
  • 2篇壮可
  • 2篇高崇瀚
  • 2篇张云梅
  • 2篇殷跃辉

传媒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四川动物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2014年
目的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 12例慢性心衰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室率本身是慢的或经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心室率,成功植入CRTD并打开心室感知反应及房颤传导反应功能。比较CRT-D植入术前和植入术后1年患者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心脏病症状评分(CSS),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12-Ts-SD)和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12-TP-MAX-D)。结果①12例随访1年内均无因心功能恶化再次入院,无死亡。②双室有效起搏比率达到93%±5%。③有3例在CRT-D植入后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④CRT-D植入后1年GWB、CSS,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较植入前均有明显改善[(70.25±16.61)vs(54.62±15.27),(16.67±5.23)vs(9.28±4.52),(320±65.24)m vs(214±43.74)m,2.43 vs 3.30,P均<0.05];CRT-D植入后1年,LAD缩小,LVEF升高,MRA减少[(40.2±10.6)mm vs(47.5±12.3)mm,(0.40±0.07)vs(0.28±0.05),(3.8±1.6)cm2vs(5.6±2.3)cm2,P均<0.05];IVMD、12-Ts-SD和12-TP-MAX-D得到改善[(35.4±17.8)ms vs(48.1±12.3)ms,(31.5±10.7)ms vs(44.5±15.2)ms,(100.6±22.9)ms vs(127.5±42.7)ms,P均<0.05]。结论慢心室率或经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心室率的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能从CRT-D治疗中获益。
丁立群孙小军范洁张进王礼琳张曦高晓龙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持续性心房颤动
一管酒精法提取转基因小鼠胚胎组织基因组的实验方法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优化提取基因组的方法,建立高效、简便、快速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用于大批量转基因小鼠鉴定。方法:用一管酒精基因组DNA抽提法抽提基因组DNA。结果:经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基因组DNA浓度、纯度及电泳分析DNA质量,显示一管酒精抽提法提取的基因组与经典酚/氯仿提取法提取的基因组产量、纯度及质量没有明显差别;酶切全基因组后,2种方法获得的基因组都可以被酶完全切开;两者模板都能成功应用PCR扩增来鉴定基因敲入小鼠并可应用于基因组测序及Real-time PCR检测基因敲入小鼠中外源基因并鉴定其相对拷贝数。结论:一管酒精基因组抽提法得到的DNA质量可靠,可高效、简便、快速鉴定转基因小鼠及进行基因组DNA酶切、测序、Real-time PCR等后续实验。
翁敏杰杜建霖蒲荻张进李晓群刘亚杰佘强
关键词:基因敲入基因组DNA
心室感知反应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经成为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内传导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国外文献报道CRT无应答的发生率在20%~30%。无应答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相当一部分CHF患者伴发心房颤动(AF)导致双心室起搏的比例显著降低。本研究应用美国Medtronic公司的CRT或CRT-D心室感知反应(ventricular sensing response,VSR)新功能,比较AF患者开启VSR功能前后QRS波时限、双心室起搏比例、临床参数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进而评价VSR功能的临床疗效。
张进范洁王礼琳丁立群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房颤动
高效建立成年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高效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右侧卧位及仰卧位两种方法来建立模型,通过观察心电图变化、检测cTNT、病理检测等方法来证明模型成功,并以比较其存活率、手术时间、出血量、肺损伤率等来评价两种方法的高效性。结果结扎后心肌局部变苍白,心电图ST-T段抬高,cTNT呈阳性,心肌纤维化,右侧卧位方法建模小鼠存活率显著提高。结论右侧卧位横切口开胸结扎冠脉是一种更高效的建模方法。
李晓群高凌志张进杜建霖蒲荻刘亚杰翁敏杰佘强
关键词:心肌梗死右侧卧位纤维化
一种快速起搏右心室诱导犬慢性心衰模型的新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快速起搏右心室高效建立大动物慢性心衰模型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雄性健康杂种犬5只,采用心室非同步起搏模式,起搏频率(260±10)次/分持续4周,通过观察起搏前、后犬的体征,以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心脏形态学变化来评价快速起搏右心室建立犬慢性心衰模型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5只犬经快速右心室起搏均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减少、体质量减轻、浆膜腔积液等慢性心衰的症状和体征,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心室射血分数由61.50%±3.36%降至38.60%±2.88%。结论快速起搏右心室建立犬慢性心衰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人类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变化,造模所需时间短,动物死亡率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大动物慢性心衰模型建立方法,为研究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
张曼匡晓晖冯玉凡李发有王礼琳范洁张进
关键词:慢性心衰
微伏极T波电交替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估微伏极T波电交替(MTWA)能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起病7d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5例入选,根据起病12h内有无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分为两亚组:Ia组(n=68行直接PCI),Ib组(n=107未行直接PCI)。另选无心肌梗死来我院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做动态心电图用时域分析法检测MTWA最大值,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心室晚电位分析仪检测心室晚电位,观察住院期间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并比较上述这些指标组间有无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结果心肌梗死组合并糖尿病者高于对照组,Ib组合并糖尿病者高于Ia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室晚电位阳性率和MTWA最高值均高于对照组,而LVEF值低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两亚组间比较,Ib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室晚电位阳性率和MTWA最大值均高于Ia组,而LVEF值低于Ia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WA最大值、LVEF、心室晚电位阳性率和有无糖尿病是患者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子,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0.29、0.21、0.13,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82、1.55、1.36、0.87,MTWA的相关性最强(R=0.34),相对危险度最高(OR=2.82)。当LVEF和心室晚电位进入回归方程时,决定系数R^20.448,增加MTWA最大值进入回归方程后,决定系数R^2显著增加至0.628。结论MTWA最大值、LVEF和心室晚电位是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因子,MTWA的预测价值优于LVEF和心室晚电位。如果三者联合运用能更好地预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丁立群范洁张进王礼琳姜玲
关键词: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晚电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心律失常
运动康复治疗对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舒张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运动耐力、舒张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了100例NYHA心功能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存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运动康复组采用踏车运动康复,训练强度为基线水平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测得的峰值氧耗量(peak VO_2)50%~80%。每周运动3次,每次40min。在基线及12周随访结束时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测peak VO_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无氧阈氧耗量(VO_2AT),最大运动功率和最大运动时间;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并计算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E/e'),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肌重量指数(LVMI),LVEF;测试6 min步行距离;测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通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WHFQ)评估生活质量。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运动康复组及对照组随访12周后peak VO_2、VO_2AT、最大运动功率、最大运动时间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前增加(P<0.05);VE/VCO2slop、E/e'、LAVI及MLWHFQ总分均较前下降(P<0.05),但运动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LVMI、LVEF及NT-proBNP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改善了LVEF保存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左室舒张功能及生活质量。
丁立群张云梅张进壮可范洁杨洁琼
关键词:运动康复左室舒张功能生活质量
微伏极T波电交替对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警价值
目的探讨微伏极T波电交替(MTW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警价值及MTWA不同检测时间对急性心梗后患者的危险分层是否存在影响。同时探讨MTWA对QT间期延长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警价值及β受体阻滞剂对恶性心律失常及MTWA...
范洁丁立群张进王礼琳姜玲
限盐饮食对一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限盐饮食对一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血压、尿白蛋白、血浆肾素及醛固酮)的影响。方法入选152例未使用药物治疗的一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限盐饮食组及常规饮食组,各76例。建议限盐饮食组患者限盐(5 g/d)。入组前检测诊室血压、动态血压,24 h尿钠、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肝肾功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电解质、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12周观察期结束时复查上述指标,并比较上述指标组内及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另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 76例限盐饮食组患者限盐饮食12周后,尿钠由(182±13) mmo L/24 h降至(110±16) mmo L/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由(87±7) mg/24 h降至(46±5)mg/24 h;诊室血压:收缩压由(147±9) mm Hg降至(139±7) mm Hg,舒张压由(94±6) mm Hg降至(90±7)mm Hg,平均动脉压由(111±3) mm Hg降至(106±6) mm Hg;动态血压:24 h平均收缩压血压由(142±7) mm Hg降至(134±6) mm Hg,24 h平均舒张压由(89±4) mm Hg降至(85±9) mm Hg;日间收缩压由(148±5) mm Hg降至(140±7) mm Hg,日间舒张压由(91±7) mm Hg降至(86±9) mm Hg;夜间收缩压由(126±6) mm Hg降至(120±8) mm Hg,夜间舒张压由(78±4) mm Hg降至(71±7) mm Hg;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常规饮食组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饮食组12周前后上述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限盐饮食对血糖、血电解质、血肌酐、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无影响。以24 h尿白蛋白量为因变量,24 h尿钠、血钠、诊室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体质指数及年龄为自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筛选出24 h尿钠、诊室血平均动脉压及空腹血糖是引起24 h尿白蛋白量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1)。结论适当减少钠盐摄入,能�
张进丁立群范洁张曦
关键词:限盐饮食原发性高血压尿白蛋白血浆肾素醛固酮
Popdc2在心脏肥大中的表达及其对病理性心脏肥大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脏胚胎基因——Popdc2在小鼠心脏肥大中的差异表达,研究Popdc2对病理性心脏肥大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游泳锻炼构建小鼠生理性心脏肥大模型,主动脉缩窄术建立病理性心脏肥大模型,采用异丙肾上腺素(PE)诱导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opdc2及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UNEL实验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比例。结果:成功构建生理性及病理性心脏肥大模型。和对照组相比,生理性心脏肥大中Popdc2mRNA(3.64±0.29︰1.08±0.44,P<0.01)和蛋白(0.52±0.04︰0.29±0.03,P<0.01)表达升高,而在病理性心脏肥大中Popdc2mRNA(0.60±0.05︰1.05±0.13,P<0.05)和蛋白(0.03±0.01︰0.07±0.01,P<0.01)表达下降。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的过程中Popdc2mRNA(0.47±0.05︰1.04±0.08,P<0.01)和蛋白(0.53±0.11︰1.22±0.11,P<0.01)表达也下降。过表达Popdc2可减少病理性心脏肥大过程中的细胞凋亡(0.95±0.07︰1.63±0.11,P<0.01)、病理性标志基因心房利钠肽、B型利钠肽和纤维化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Ⅱ的mRNA表达。结论:Popdc2在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脏肥大中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趋势,且Popdc2可改善心肌细胞的病理性肥大,可能成为区别2种不同心脏肥大分子标志物及成为拮抗病理性心脏肥大、心力衰竭的作用靶点。
魏飞宇吕丽张进王礼琳丁立群李颖范洁
关键词:心脏肥大凋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