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桂东
- 作品数:3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海藻酸钠固定化磷脂酶用于大豆油脱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磷脂酶A1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后的磷脂酶A1用于大豆油脱胶。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酶添加量、钙离子浓度、戊二醛浓度和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磷脂酶A1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2.0%、酶添加量1.0mL、钙离子浓度0.2mol/L、戊二醛浓度0.4%和固定化时间5h时,固定化效果较好。脱胶过程中分别以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起始pH值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0.10g/kg油、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8℃和起始pH值5.8时磷含量降至最低约为9.87mg/kg,此时大豆油脱胶效果最佳。
- 陈丽萍宋鹏解桂东孙立斌于殿宇
- 关键词:磷脂酶A1固定化磷含量
- 一种氢化大豆油脂的方法
- 油脂氢化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的不饱和双键与氢发生加成反应,从而改变油脂的各种物化性质,以满足生产需要。油脂氢化后饱和度增加,致使其氧化稳定性提高;同时,食用油脂氢化后,在色泽、气味、口感上往往得到显著的改善。经选择...
- 郑环宇于殿宇朱秀清胡立志刘鑫江连洲潘明喆张欢刘丹怡马丽娜解桂东孙立斌关忠孙贺奚会松
- 文献传递
- 诱变米曲霉发酵高温豆粕菌种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被引量:4
- 2014年
-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的米曲霉诱变菌株;以水解度为指标,优化发酵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高温豆粕的水解度。紫外诱变条件为20W紫外灯35cm处辐照180s,得出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和高温豆粕12%;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h、接种量9%、摇床速度160r/min和起始pH值5.5,此条件下高温豆粕的水解度可达到24.05%,比优化前提高了3.86%。
- 孙立斌刘飞解桂东侯俊超于殿宇
- 关键词:米曲霉高温豆粕发酵工艺水解度
- 一种用气液固三相磁稳定流化床酶解大豆提取油脂方法的研究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气液固三相磁稳定流化床酶解大豆提取油脂的方法,创新在于将蛋白酶固定于磁性载体,利用磁稳定流化床产生的磁场,使酶能够有规律的分布呈现出磁稳定态分布,进而使大豆能被酶充分的酶解提取油脂。以膨化大豆为原料,将粉...
- 于殿宇程建军孙立斌江连洲王立琦张欢解桂东关忠
- 文献传递
- 一种在超临界CO<Sub>2</Sub>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
- 一种在超临界CO<Sub>2</Sub>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还没有利用辛酸和玉米油在超临界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的问题。步骤实现:将辛酸、玉米油和脂肪酶置于高压釜中,超...
- 于殿宇徐渐张秋楠张少明王俊国江连洲胡立志王立琦齐颖张佳宁李越王雪李志平时敏孙立斌景雪解桂东刘飞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化学氢化油脂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脂氢化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氢化油脂的装置。针对目前油脂反式脂肪酸较高、氢化速率低、产品与催化剂不易分离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化学氢化油脂的装置,它包括它包括...
- 郑环宇张春艳于殿宇江连洲张欢刘丹怡马丽娜解桂东孙立斌关忠孙贺
- 文献传递
- 一种酶解冷榨法制取南瓜籽油的方法
- 采用传统榨油时的参数为初榨参数:水分含量为7%,冷榨温度为75 ℃,冷榨压力为3.5 MPa,冷榨机转速为36r/min,在此条件下榨出南瓜籽的最精华部分的油脂,亚油酸含量为38.12%,出油效率为46.83%,饼中残油...
- 于殿宇江连洲孙立斌王立琦王俊国张欢解桂东关忠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光伏发电系统的气调低温储藏油囤
- 一种具有光伏发电系统的气调低温储藏油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解决现有油脂常规储藏时间短、易氧化等问题,通过氮气对油脂进行气调储藏,并加有光伏发电装置和制冷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直流集线箱、并网逆变器、并网柜...
- 隋玉林张春艳王立琦李万振王玥宋鹏宋云花刘鑫邹小雨关忠孙立斌解桂东孙贺马丽娜刘飞刘丹怡张欢
- 文献传递
- 一种固定化磷脂酶A<Sub>1</Sub>和固定化磷脂酶C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化磷脂酶A<Sub>1</Sub>和固定化磷脂酶C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根据磷脂酶A<Sub>1</Sub>、磷脂酶C的各自特点,开发出固定化磷脂酶A<Sub>1</Sub>-磷脂酶C双酶脱...
- 于殿宇江连洲解桂东王立琦刘飞孙丽雪梁宝生李俊
- 文献传递
- 混合油碟式汽提塔的改进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
- 2016年
- 原有混合油碟式汽提塔下塔体空间结构太小易发生结垢且结垢后无法清理,结垢后碟盘组难以从中心轴上拆卸而无法清理,单孔直接蒸汽喷嘴的表面积小,喷射阻力大压力高,喷射蒸汽量不足,从而出现浸出毛油残溶高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及生产成本,因此对汽提塔的下塔体、塔体中间段、碟盘组的装配结构、单孔直接蒸汽喷嘴进行了改进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全面的改进和实践不仅清理很方便,而且汽提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浸出毛油残溶由97 mg/kg以上降到56 mg/kg以下,明显地降低了溶耗和成本。
- 解桂东李俊李相昕赵丹丹于殿宇胡立志
- 关键词:汽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