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丽红

作品数:23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淀粉
  • 4篇课程
  • 3篇麦淀粉
  • 3篇教学
  • 2篇羊肚菌
  • 2篇质构分析
  • 2篇图像法
  • 2篇物理特性
  • 2篇响应面
  • 2篇小米
  • 2篇流变性
  • 2篇抗氧化
  • 2篇课程建设
  • 2篇黄酮
  • 2篇发酵
  • 2篇胞外多糖
  • 1篇冻干
  • 1篇杏鲍菇
  • 1篇畜产
  • 1篇畜产品

机构

  • 20篇山西农业大学
  • 5篇天津科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23篇付丽红
  • 10篇李晓斌
  • 4篇王艳萍
  • 3篇王晓闻
  • 3篇郝利民
  • 2篇王金菊
  • 2篇郭玉明
  • 2篇朱迎春
  • 1篇王愈
  • 1篇陈振家
  • 1篇康继民
  • 1篇王玉顺
  • 1篇张淑娟
  • 1篇崔清亮
  • 1篇李玉娥
  • 1篇薛亮
  • 1篇赵娜
  • 1篇任文静
  • 1篇杨延瑞
  • 1篇吴锁柱

传媒

  • 5篇食品科技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农产品加工
  • 2篇食品与发酵科...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现代农机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岭脊分析的藜麦淀粉提取及糊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为优化藜麦淀粉碱法提取工艺,以藜麦为试验材料,采用岭脊分析法研究料液比、NaOH质量分数和浸提时间对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并对藜麦淀粉的颗粒形貌、化学结构及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藜麦淀粉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 g/m L、NaOH质量分数0.2%和浸提时间5.5 h,淀粉提取率为98.94%±0.26%;藜麦淀粉为限制性膨胀淀粉,形态多呈不规则形,具有-OH、-CH_2、-CHO、C-O-C和吡喃环典型淀粉分子官能团;随静置时间增加,淀粉透光率降低,凝沉体积增加,12 h后基本稳定;藜麦淀粉糊第四次冻融循环后达到稳定状态;对淀粉凝胶质构特性分析,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5个指标都随藜麦淀粉糊浓度增加而增大;流变性分析表明藜麦淀粉糊为假塑性流体,其弹性优于黏性。该文系统研究藜麦淀粉提取工艺和糊化特性,拓展了新的淀粉资源,同时也为藜麦淀粉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付丽红李晓斌
关键词:淀粉糊化特性流变性
羊肚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羊肚菌胞外多糖(MEEP)为原料,考查温度、pH、光线及H2O2对多糖稳定性和DPPH自由基作用的影响,并通过·OH、·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性检测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羊肚菌胞外多糖为左旋性化合物,耐高温、光线和氧化性影响,pH在1--11范围内,多糖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羊肚菌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付丽红王艳萍杨延瑞王金菊郝利民
关键词:羊肚菌胞外多糖抗氧化性
不同杂粮淀粉物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为丰富和拓展特色杂粮深加工技术和品质控制方法,以莜麦、高粱、薏苡、小米和甜荞5种特色杂粮淀粉为对象,进行色度、粒径、直链淀粉含量、溶胀度及流变性等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淀粉L*值为94.34~97.15,符合淀粉色度要求,平均粒径分布介于1.572~16.989 μm。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5.08%~30.9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热学特性方面,莜麦淀粉的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糊化焓△H显著低于其他淀粉(P<0.05)。淀粉溶胀性与温度有关,随温度增加而增大,95 ℃薏苡淀粉溶胀度最大为20.282 g/g,但其冻融析水率最低。流变性分析发现,5种淀粉糊均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剪切稀化特性。综合分析,不同种类杂粮淀粉的物理特性间存在差异性,应根据加工目的选择适合的淀粉,并为淀粉的深加工与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付丽红赵佳琪李晓斌白凌曦罗瑞涵
关键词:杂粮淀粉物理特性流变性
超高压处理对小米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2023年
对米水比例为1∶1、1∶2(w/w)的小米在600 MPa下分别处理15 min、30 min,探讨不同处理条件对小米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超高压对4组不同样品小米粉颗粒形貌、粒径和晶体特性均有影响。全粉中淀粉颗粒形貌由分散的不规则球体变为与其他物质络合粘结成块结构,颗粒平均粒径显著降低,颗粒整体缩小,晶体结构由天然A型转变为B型,米水比为1∶2时对微观结构影响尤为显著。动态流变表明超高压处理后小米粉糊G’和tanδ均高于原粉,G’’均低于原粉,表明高压处理可提高小米淀粉弹性和黏性,该技术可作为有效的物理改性方法改善小米粉的物理特性。
白涛付丽红张宏丽李占蓉赵璐瑶王晓闻
关键词:超高压微观结构流变特性
“新农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果品蔬菜工艺学》课程中的探索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结合“新农科”的时代背景,针对“果品蔬菜工艺学”课程特点,设计出翻转课堂的一套流程。教学准备阶段包括: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的精选、线上学习平台的搭建;课堂教学阶段包括:建立学习小组、理论的理解和问题解决;考核与反馈阶段包括:建立教学档案袋、“1+3+3”反馈模式和过程性评价方式。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农林院校培养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新农科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腾飞霍梅俊杨佳丽荆旭王志华付丽红
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杏鲍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皆宜的真菌。为在较短时间内大量获得杏鲍菇菌体,该试验探讨了液态发酵方法制备杏鲍菇。试验以杏鲍菇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基和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液态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5g/L、KH2PO40.8g/L、MgSO41.2g/L、VB110mg/L时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较高。在摇瓶培养条件中研究了种龄、装液量、初始pH值、接种量、温度、转速、培养时间等对液态发酵杏鲍菇菌体生物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条件:种子培养6d,装液量20%(v/v),接种量为10%(v/v),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自然,培养温度为25℃,摇瓶转速为140r/min,发酵8d,杏鲍菇菌丝产量可达8.23g/L。
王艳萍赵娜付丽红郝利民
关键词:杏鲍菇液态发酵
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课程建设
2023年
研究生教育强调的是创造性,而创造性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科体系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配套有高质量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翻转课堂”混合学习方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研究生优质课程“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并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个层面进行了构建工作。在课程的网络资源构建中,进行了网络平台的选择、教学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案的制定、网络教学资源构建和评价模式的确定等。教学效果表明,该课程建设体现了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在调动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成效显著。
朱迎春王腾飞付丽红吴锁柱蒙志明
关键词:优质课程建设学习主动性网络教学平台
“沁州黄”小米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沁州黄"小米是山西特色品种,营养丰富,为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本试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沁州黄"小米黄酮化合物,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研究颗粒大小、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和pH值5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大小100目,料液比1∶50,乙醇浓度50%,浸提时间0.5h,pH值4的条件下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87.60%。
付丽红任文静李玉娥
关键词:总黄酮
小米牛奶饮品的研制
2021年
以小米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制作小米牛奶,采用比色法测定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筛选试验所用小米品种为中谷2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小米牛奶饮品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小米牛奶饮品的配方优化条件为:牛奶与小米酶解液配比5.25∶1,黄原胶添加量0.20%,白砂糖添加量2.00%,单甘酯添加量0.14%。在此优化条件下,小米牛奶色泽均匀、组织均一、甜度适宜,且有小米和牛奶协调香气,并伴有淡淡木瓜味。
张瑾赵佳琪付丽红
关键词:小米牛奶色氨酸响应面试验
不同糖对改性藜麦淀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究小分子葡萄糖和蔗糖对超声辅助压热法改性藜麦淀粉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和质构仪对改性藜麦淀粉的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凝胶质构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添加5%~10%(w/w)的蔗糖和5%~20%(w/w)葡萄糖均可提高改性藜麦淀粉的溶胀度和持水性,当这2种糖浓度为30%时,改性淀粉的这2种特性均受到抑制。葡萄糖和蔗糖可提高改性藜麦淀粉的透光率和凝沉稳定性,且透光率随着糖浓度升高而增大,而凝沉速率减慢。冻融稳定性方面,添加5%的蔗糖和葡萄糖可提高改性藜麦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关于质构方面,低浓度(5%~10%)蔗糖和葡萄糖能增强淀粉凝胶的硬度(P<0.05),弹性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改性藜麦淀粉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付丽红白凌曦李晓斌罗瑞涵王晓闻
关键词:改性淀粉葡萄糖蔗糖物理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