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协军

作品数:98 被引量:272H指数:10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盐藻
  • 14篇超声波
  • 8篇免疫
  • 8篇超声波辅助
  • 7篇山楂
  • 6篇对虾
  • 6篇脂肪酸组成
  • 5篇冻藏
  • 5篇理化性
  • 5篇理化性质
  • 5篇抗氧化
  • 5篇胡萝卜素
  • 5篇黄酮
  • 5篇Β-胡萝卜素
  • 4篇多糖
  • 4篇中国对虾
  • 4篇皮素
  • 4篇槲皮素
  • 4篇微藻
  • 4篇新城疫

机构

  • 81篇渤海大学
  • 17篇皖西学院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大连东霖食品...

作者

  • 98篇孙协军
  • 71篇李秀霞
  • 32篇励建荣
  • 16篇张丽华
  • 16篇冯彦博
  • 15篇蔡路昀
  • 14篇刘雪飞
  • 10篇马春颖
  • 9篇李娇
  • 9篇王珍
  • 8篇毕海燕
  • 7篇吕艳芳
  • 7篇田鑫
  • 5篇朱丹实
  • 5篇高虹
  • 4篇仪淑敏
  • 4篇李学鹏
  • 4篇李灿婴
  • 4篇赵丽红
  • 4篇许丽

传媒

  • 12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包装与食品机...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4篇中国食品学报
  • 4篇畜牧与饲料科...
  • 3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与发酵科...
  • 3篇中国食品科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中国家禽
  • 2篇中国禽业导刊
  • 2篇高校实验室工...
  • 2篇渤海大学学报...
  • 2篇粮油加工
  • 1篇农村养殖技术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饲料博览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15篇2016
  • 21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微藻油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对3种海水微藻油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藻油、螺旋藻油和小球藻油含量分别为17.69%、6.36%和11.64%,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是杜氏盐藻油和小球藻油的主要脂肪酸组分,而螺旋藻油主要含有棕榈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盐藻、螺旋藻和小球藻油均具有较高的C/H值,3种盐藻油的C/H值分别为7.35、7.32和7.58;3种微藻油酸值分别为盐藻油12.64mg KOH/g、螺旋藻油17.65mg KOH/g和小球藻油9.8mg KOH/g;热值分别为盐藻油36.07MJ/kg、螺旋藻油37.01MJ/kg和小球藻油35.00MJ/kg;3种微藻油酸值和黏度均较高,流动性较差。
孙协军王珍李秀霞
关键词:盐藻螺旋藻小球藻脂肪酸组成
微胶囊化玉米黄色素的制备被引量:4
2010年
为探讨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化壁材选取及最佳配比工艺,选用β-环状糊精作为玉米黄色素的微胶囊壁材,利用研磨法进行微胶囊化。结果表明,以β-环状糊精作为玉米黄色素的微胶囊壁材,微胶囊化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芯材与壁材的最佳配比为1∶6,β-环糊精的浓度为10(,研磨时间为5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化包埋率可以达到62.1(,可以制备出较理想的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化产品。
孙协军赵婧李秀霞王雪王宏宇
关键词: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化
盐藻β-胡萝卜素提取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对盐藻β-胡萝卜素的微波提取工艺和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选择丙酮为提取溶剂,微波辅助提取盐藻β-胡萝卜素的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液固比250 m L/g、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8 min和搅拌速度180 r/min,此时盐藻β-胡萝卜素得率为1.13%,高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微波提取和传统溶剂浸提得到的盐藻β-胡萝卜素提取液的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2种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标准品溶液,说明盐藻β-胡萝卜素提取液中还含有其他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物质,但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同浓度的维生素C和BHT溶液。
孙协军潘龙飞李秀霞张丽华薛晓霞刘羽纯
关键词:盐藻Β-胡萝卜素丙酮微波提取
赖氨酸铜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试验选用19~20日龄昆明普通级雄性小鼠108只,低铜饲养20d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36只。第1组小鼠饲粮中加入4.5mg/kg硫酸铜(以铜计);第2、第3组饲粮中分别加入4.5mg/kg和45mg/kg赖氨酸铜(以铜计)。测定小鼠部分免疫学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以研究赖氨酸铜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铜对小鼠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和血清铜蓝蛋白(CP)活性役有显著影响。赖氨酸铜能缓解小鼠胸腺退化的趋势,促进脾脏发育,提高小鼠ANAE^+ 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试验期内T淋巴细胞转化率,并能提高小鼠血清IgG含量和提高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的趋势。45mg/kg和4.5mg/kg赖氨酸铜添加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李秀霞许丽孙协军
关键词:小鼠赖氨酸铜免疫功能抗氧化酶活性
树脂法分离纯化山楂黄酮被引量:4
2014年
为确定大孔树脂对山楂黄酮的分离效果,比较了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山楂黄酮的静态吸附效果,在确定了适合的大孔树脂后,通过进一步的动态吸附过程分析,确定D101树脂适合于山楂黄酮的吸附,其静态吸附率为88.1%,解吸率为92.9%。并对其动态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样黄酮浓度18.75mg/mL、pH3-4、上样流速1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5%、洗脱液流速1BV/h;上样量达到6BV时,树脂达到吸附平衡,当洗脱液用量为3BV。达到洗脱终点。经D101树脂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纯化后,所获得纯化产物中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总含量达到65.47%,回收率为86.22%。
孙协军李秀霞励建荣刘雪飞李颖畅吕艳芳
关键词:山楂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大孔树脂
问题导向学习法在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促进食品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结合食品分析实验的特点,将问题导向学习法应用于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可能性进行了尝试,并通过具体的实验课完成情况说明了问题导向学习法在食品分析实验中实施的情况,结果表明,该学习法在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李秀霞孙协军刘贺励建荣吕艳芳刘雪飞李颖畅蔡璐云冯彦博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验
盐藻油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以丙酮为提取溶剂,考察了超声波功率、液固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盐藻油得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方法所得盐藻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次数对盐藻油得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其余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超声温度>液固比>超声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盐藻中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9 mL/g、超声时间47 min、超声温度48℃,在优化条件下,盐藻油的得率最高为16.20%。常规回流提取、微波提取和超声波提取对盐藻油的理化性质没有显著影响,盐藻油的黏度(40℃运动黏度>80 mm^2/s)和酸值(>10 mgKOH/g)较高,需要经过降酸降黏处理后才能被加工利用。
孙协军李秀霞冯彦博刘雪飞毕海燕
关键词:超声波理化性质
山楂三种黄酮HPLC分离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本实验旨在建立HPLC-DAD测定山楂总黄酮提取物中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Develosil C30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以乙腈和0.4%磷酸水溶...
王珍李秀霞孙协军肖翰麟李娇
关键词:山楂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
响应面法优化盐藻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2年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盐藻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盐藻油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实验中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超声波辅助提取盐藻中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5 mL/g、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69℃,该工艺的盐藻油得率为15.92%,与预测结果相符。超声波辅助提取盐藻油脂富含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3.80±0.26)%、(5.20±0.15)%、(8.55±0.16)%和(23.15±0.24)%。
李秀霞孙协军王珍李娇
关键词:超声波辅助提取
凌枣黄酮提取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对凌枣黄酮回流提取工艺和凌枣黄酮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凌枣黄酮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0∶1(mL/g)、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75%。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凌枣黄酮的得率为5.01mg/g;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力及DPPH自由基清除力)结果表明,凌枣不同部位黄酮均具有抗氧化作用,作用大小呈浓度-剂量效应,在不同浓度范围内,不同部位凌枣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顺序均为:枣肉黄酮>全枣黄酮>枣核黄酮>枣皮黄酮,结果表明凌枣果肉中含有较高活性或浓度的黄酮类组分,但凌枣各部位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同浓度的维生素C。
李秀霞孙协军冯彦博李娇励建荣
关键词:黄酮自由基清除能力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