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君

作品数:17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5篇增殖物激活受...
  • 5篇过氧化
  • 5篇过氧化物酶体
  • 5篇过氧化物酶体...
  • 5篇过氧化物酶体...
  • 4篇血压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基因
  • 3篇高血压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
  • 3篇发病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机构

  • 17篇苏州大学
  • 9篇江苏省疾病预...
  • 9篇常熟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作者

  • 17篇张丽君
  • 9篇周正元
  • 8篇郭志荣
  • 8篇武鸣
  • 7篇俞浩
  • 5篇骆文书
  • 4篇顾淑君
  • 3篇刘景超
  • 2篇孙万平
  • 2篇杨晨
  • 2篇程振平
  • 2篇朱秀林
  • 2篇陈秋
  • 2篇张丽芬
  • 2篇董晨
  • 2篇沈苏南
  • 1篇刘萌萌
  • 1篇古桂雄
  • 1篇吴擢春
  • 1篇蔺瑶

传媒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功能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疏水硬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入含有分散剂的水相中,在50‑60℃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
张丽芬汤天爱程振平张丽君朱秀林
文献传递
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功能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疏水硬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入含有分散剂的水相中,在50‑60℃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
张丽芬汤天爱程振平张丽君朱秀林
一种转基因大豆检测用多重PCR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大豆检测用多重PCR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可快速检测我国农业部批准进口的12种转基因大豆,包括MON87701、GTS40‑3‑2、MON89788、CV127、A2704、A5547、DP356043...
孙万平沈苏南王晓囡季建刚张丽君薛满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平均动脉压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δ/γ基因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平均动脉压(MAP)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江苏省代谢综合征和多代谢异常综合防治队列研究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820例,男性270例,女性550例。根据最小等位基因频率≥5%、与多代谢异常有关联和位于基因片段功能区或可能改变功能区域3个标准,选取用于本研究的3个PPARα、2个PPARδ和5个PPARγ的SNP位点并进行检测,并分析PPAR基因10个SNP与MAP的关联。结果对选取的PPARα/δ/γ三亚型的10个SNP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分析显示,比较频数期望值和实际值发现,本研究选择的SNP位点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AR的SNP与MAP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携带者相比,PPARα的rs135539突变基因型(A/C-C/C)和PPARδ的rs9794突变基因型(C/G-G/G)携带者的MAP分别变化-2.212(95%CI-3.715^-0.711)和-1.580(95%CI-3.121^-0.068)mm Hg,而PPARγ的rs10865710的突变基因型(C/G-G/G)携带者的MAP水平升高1.601(95%CI 1.018~3.021)mm Hg,均P<0.05。结论 PPARα的rs135539、PPARδ的rs9794与PPARγ的rs10865710 3个SNP与MAP相关。
周慧丁一董晨武鸣范伟俞浩周正元顾淑君张丽君俞璐刚郭志荣
关键词:平均动脉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联及基因一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人群。于2009年对随访得到的4083名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820名研究对象,于基线和随访时采集空腹8h静脉血11ml。对研究对象的基线血标本进行PPARα、PPARδ、PPAR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随访得到的血标本进行血脂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NP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联,并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模型分析基因一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调查对象中非高甘油三酯血症者474名,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患者346例。rs1800206位点的LL、LV、VV的基因型频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211(61.0%)、132(38.2%)、3(0.9%),在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411(86.7%)、59(12.4%)、4(0.8%)(χ2=74.18,P〈0.01),V等位基因频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和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138(19.9%)和67(7.1%)(χ2=60.62,P〈0.01);rs2016520位点的TT、TC、CC的基因型频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177(51.2%)、154(44.5%)、15(4.3%),在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211(44.5%)、212(44.7%)、51(10.8%)(χ2=12.12,P〈0.01),C等位基因频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和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184(26.6%)和314(33.1%)(χ2=8.07,P〈0.01);rs3856806位点的CC、CT、TT的基因型频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149(43.1%)、156(45.1%)、41(11.8%),在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269(56.8%)、170(35.9%)、35(7.4%)(χ2=15.93,P〈0.01),T等位基因频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和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分别为238(34.4%)和240(25.3%
顾淑君刘萌萌郭志荣武鸣陈秋周正元俞浩张丽君骆文书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多态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腰围动态变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腰围(WC)存随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对队列人群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满足2次随访的人群为研究对象。第一次随访时WC与基线WC之间的差值来衡量WC的动态变化量,并按照基线和第一次随访是否为腹型肥胖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以第二次随访是否为高血压作为结局变量(高血压=1,正常血压=0)。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WC的变化量以及WC控制与否与随访新发高山压关系。结果2778名研究埘象中,660例为新发高血压患者。不论基线WC正常与否,WC水平存后两组的人群随访巾发生高血压的RR值均高于第一组人群。基线WC正常组和腹型肥胖组中,非控制组的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均高于控制组(基线WC正常组:35.0%vs.18.4%;基线腹型肥胖组:34.7%vs.21.4%)。在基线腹型肥胖组中,其随访时仍为腹型肥胖的人群相比WC转为正常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RR值(95%C1)为1.95(1.19~3.19);基线WC正常组巾,随访时转为腹型肥胖人群相比WC仍保持正常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RR值(95%CI)为2.38(1.89~2.99)。调整基线性别、年龄和高血压一般危险因素后,基线腹型肥胖和WC正常组中,非控制组人群相比于控制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RR值(95%CI)分别为4.36(1.69~9.74)和1.44(1.03~2.35)。结论WC动态变化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控制WC的增长或降低WC是高血压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之一。
骆文书郭志荣胡晓抒周正元武鸣张丽君刘景超
关键词:腰围高血压
PPARs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目的:   1.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三个亚型不同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联。   2.分析PPARs三个亚型不同基因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MS的关联。   研究方...
张丽君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腰围和体质指数动态变化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探讨腰围(wc)和BMI在2年随访时间内的动态变化对队列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于2002年1月,对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MS)综合防治研究队列人群中随访时间满2年的5888名对象进行第1次随访,完成随访4582名,并于2006年3月对随访时间满5年及参与了第1次随访的对象进行了第2次随访,完成2次随访的对象共3847名,其中满足条件的共2778名基线血压正常对象被纳入分析。基线时WE或BMI正常者在第1次随访时变为非正常者以及基线WC或BMI不正常者存第1次随访时依旧不正常者定义为非控制组;基线WC或BMI非正常者在第1次随访时变为止常以及基线WC或BMI止常者存第1次随访时依旧保持正常者定义为控制组。以第2次随访时是否为高血压作为结局变量(高血压=1,正常血压=0)。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相互调整的WC和BMI差值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以及按照WC和BMI控制与否分层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并计算相应的OR和RR值及95%C1值。结果2778名研究对象巾,新发高血压660例。WC差值和BMI差值以连续型变量进入模型作相互调整时,男女性中高血压发病与WC差值的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OR=1.04,95%CI:1.01~1.05;女性:OR=1.04,95%C1:1.02~1.06),而与BMI差值的关联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OR=1.04,95%CI:0.97~1.11;女性:OR=0.98,95%CI:0.93~1.03)。不论基线WC正常与否,非控制组人群的高血压风险高于控制组人群(基线Wc正常组:RR=1.41,95%CI:1.01~2.39;基线WC非正常组:RR=4.41,95%C1:1.66~9.80)。而在基线BMI非正常组中,控制组与非控制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3,95%CI:0.88—2.02)。当WC得到控制,BMI控制与否对高血压发病风险无明显影响(男性:
骆文书郭志荣胡晓抒周正元武鸣张丽君刘景超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高血压腰围
PPARD-87T〉C与PPARA和PPARG单核苷酸多态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腹型肥胖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腹型肥胖的关联以及多个SNP的交互作用对腹型肥胖的影响。方法对820名研究对象进行PPAR10个SNP的检测。分析SNP与腹型肥胖的关联及10个SNP的基因一基因交互作用。结果与TT(野生型)基因型携带者相比,rs2016520(-87T〉C)位点的(TC+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腹型肥胖的风险显著降低(OR=0.68,95%C/0.52-0.90,P=0.005)。调整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和低纤维饮食,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发现3阶(rs2016520,rs9794和rs1805192)和5阶交互作用模型(rs135539、rs2016520、rs10865710、rs1805192和rs709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ARD的rs2016520多态性在腹型肥胖的发生中有主导效应,单基因关联分析里不显示主效应的SNP在调节腹型肥胖的分子机制中也发挥交互效应。
丁一郭志荣武鸣陈秋周正元俞浩张丽君刘景超骆文书
关键词:肥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多态性
血压控制与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情况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满足条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基线血压正常组和基线高血压组随访血压控制在不同水平时糖尿病发病率;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压控制情况与随访新发糖尿病的关系。结果3146名研究对象中,有102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基线血压正常组(n=2369)和高血压组(n=777)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74%和4.76%;基线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糖尿病发病率均随着SBP和DBP增加而上升;两组人群中,随访转为或仍然为高血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均大于随访血压保持或控制为正常的人群(基线血压正常组5.6% vs. 1.9%,基线高血压组7.1%vs.2.2%)。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和糖尿病一般危险因素后,基线血压正常组中随访转为高血压的人群相比血压保持正常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aRR值及95%CI)为1.84(1.00—3.63);基线高血压组中随访血压未得到控制相比血压得到控制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aRR值为1.90(1.03—3.74)。若调整性别、年龄和基线代谢综合征,aRR值则分别为1.70(0.99—2.78)和1.90(1.04~3.75)。结论基线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患者,若有效控制其血压在正常水平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的风险。
杨晨郭志荣胡晓抒周正元武鸣俞浩张丽君
关键词:糖尿病血压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