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

作品数:165 被引量:451H指数:10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5篇金属学及工艺
  • 92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5篇合金
  • 64篇TIAL合金
  • 30篇钛铝
  • 25篇钛铝合金
  • 25篇铝合金
  • 22篇TIAL
  • 19篇铸造TIAL...
  • 16篇基合金
  • 14篇室温
  • 14篇层片组织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值模拟
  • 12篇金属
  • 11篇力学性能
  • 11篇金属间化合物
  • 11篇力学性
  • 10篇再结晶
  • 10篇TIAL基
  • 10篇TIAL基合...
  • 8篇高温

机构

  • 158篇钢铁研究总院
  • 26篇兰州理工大学
  • 18篇东北大学
  • 17篇北京钢研高纳...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北方发动...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航发南方...
  • 3篇中国北方发动...
  • 3篇西安赛特金属...
  • 2篇中国金属学会
  • 2篇冶金部
  • 2篇北京钢铁研究...
  • 2篇中国航发沈阳...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作者

  • 165篇张继
  • 31篇朱春雷
  • 26篇曹睿
  • 24篇陈剑虹
  • 23篇李胜
  • 18篇仲增墉
  • 18篇张志宏
  • 17篇高帆
  • 16篇王新英
  • 15篇司家勇
  • 15篇邹敦叙
  • 13篇张熹雯
  • 12篇静永娟
  • 12篇韩鹏彪
  • 11篇付明杰
  • 11篇毕中南
  • 11篇杜金辉
  • 11篇张建伟
  • 10篇李海昭
  • 10篇曲敬龙

传媒

  • 17篇稀有金属材料...
  • 13篇稀有金属
  • 12篇钢铁研究学报
  • 9篇金属学报
  • 9篇材料工程
  • 8篇特种铸造及有...
  • 7篇航空材料学报
  • 6篇热加工工艺
  • 6篇兰州理工大学...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金属热处理
  • 4篇铸造
  • 3篇锻压技术
  • 3篇塑性工程学报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金属热处理学...
  • 2篇中国材料进展
  • 2篇第十届全国高...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3篇2011
  • 17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浇注系统对离心铸造TiAl合金杆形件缩孔缺陷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杆形件直径和补缩冒口结构对离心铸造TiAl合金杆形件缩孔缺陷的影响,并根据充型和凝固温度场对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杆形件直径由16mm增加到20mm,并进一步设计成入口处直径20mm、远端直径16mm的锥形,杆形件补缩通道被阻塞的趋势逐渐减小,用于补缩的金属液温度提高,凝固时间逐渐增长,因而补缩效果提高,杆形件缩孔缺陷水平逐渐降低;基于杆形件的锥形设计,相比无补缩冒口的杆形件,增加环形补缩冒口,充型时金属液顺序凝固趋势减弱,凝固时用于补缩的金属液温度降低,凝固时间缩短,因而补缩效果降低,缩孔缺陷水平略有提高;增加锥形补缩冒口,充型时金属液顺序凝固趋势增强,凝固时用于补缩的金属液温度提高,凝固时间增长,因而补缩效果提高,缩孔缺陷水平降低。优选最佳设计进行了浇注实验,杆形件剖面最大缺陷孔隙率平均值与模拟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
胡海涛张熹雯朱春雷李胜张继
关键词:TIAL合金离心铸造缩孔缺陷数值模拟
GH4720Li合金盘锻件的等温锻造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MTS热模拟压缩试验得到的锻态GH4720Li合金热变形规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等温锻造工艺参数对GH4720Li盘锻件温度场、形状及设备载荷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130℃为较合理的加热温度;锻造速度超过10mm/s、端面摩擦系数超过0.7都会造成锻件端面展开不充分、变形不均匀,导致局部升温过高并引起晶粒粗化;棒材的原始组织和加热均匀程度也会影响盘锻件的组织均匀性。基于模拟结果,优化了等温锻造工艺,并在500KN等温锻造液压机上成功制备出了GH4720Li涡轮盘锻件,晶粒度达到ASTM8级或更细,可以满足航空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曲敬龙毕中南杜金辉张继易出山王庆增
关键词:等温锻造数值模拟
均匀化态GH4720Li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MTS热模拟压缩试验,测试了铸态GH4720Li合金经均匀化后在不同温度、应变速率、应变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计算变形表观激活能和变形后的组织及外观观察,研究了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再结晶规律以及热塑性特征。结果表明,合金在1130~1160℃变形时可以得到细小的再结晶组织,同时具有较好的热加工塑性。较低和较高的温度下变形都有可能造成开裂,同时晶粒组织无法得到控制。
曲敬龙杜金辉毕中南王民庆张继吴贵林
关键词:热变形行为
铸造TiAl合金定向层片组织的室温拉伸性能和断裂行为被引量:8
2014年
评价了常规铸造Ti-47.5Al-2.5V-1.0Cr(at%)合金定向层片组织的室温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并结合断口形貌分析其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该定向层片组织在承受平行于层片界面载荷作用时,表现出优异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塑性组合,且其室温拉伸塑性可达到3.8%,明显优于其他铸造TiAl合金。其较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归因于定向层片组织的一致性和穿层断裂区发生较大程度的塑性变形。定向层片组织室温拉伸的主要断裂模式是穿层断裂,断裂起源于层片界面端部垂直于试样表面的TypeⅡ层片区域,而不是层片界面平行于试样表面的TypeⅠ层片区域。其主要原因是TypeⅡ层片具有比TypeⅠ层片低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抗力。
朱春雷张熹雯李胜张继
关键词:铸造TIAL合金
大变形量近等温锻造开坯对TiAl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近等温锻造开坯工艺实验定量研究了增大变形量对Ti-46.5Al-2.5V-1.0Cr-0.3Ni合金变形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的作用。通过锻坯组织观察分析及硬度、强度分布测试,揭示了TiAl合金近等温锻造过程中变形量与宏观组织和微观组织均匀性的基本关系。结果表明:近等温锻造变形量为65%,70%,75%,80%,85%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大,TiAl合金锻坯内的宏观变形流线分布趋于均匀,均匀变形区域面积不断增大,变形量85%时均匀变形区面积增加至68.0%,微观变形组织由等轴的γ和α2,以及很少量的残余层片团组成,晶粒尺寸明显细化,且等轴组织在合金中占到了绝大部分;锻坯硬度分布测试表明随着近等温锻造变形量的增大,均匀变形区域的硬度变化基本趋于均匀一致,且硬度平均值也在不断增高;锻坯难变形区和均匀变形区经1250℃/15h/AC热处理后取样进行室温压缩测试,随着近等温锻造变形量的增加锻坯各部位室温压缩应力应变数据分散度降低,性能稳定性提高。
司家勇李胜张继
关键词:TIAL合金大变形量
Al含量对高Nb铸造TiAl合金高温强度和室温塑性的影响
固定Nb含量在7%(摩尔分数),研究了Al含量变化对高Nb铸造TiAl合金高温强度和室温塑性的影响,并根据铸造组织的差异对不同Al含量合金表现出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Al含量为46%-49%的高Nb铸造TiA...
李海昭张继
关键词:钛铝合金高温强度室温塑性
文献传递
Ti-Al合金精密铸件微观缩松预测被引量:10
2003年
根据金属液凝固收缩理论和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原理,建立了离心压力下Ti-A1台金精密铸件中微观缩松缺陷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Ti-Al增压涡轮铸件进行模拟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学模型能够合理反映离心转速,离心半径、温度梯度和冷却速度等重要因素对微观缩松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分折增压涡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涡轮轴向,温度梯度值是影响微观缩松度如何分布的主要原因;在涡轮径向.温度梯度、冷却速度和离心半径的共同作用决定着微观缩松度的变化规律.提高温度梯度,降低冷却速度,充分利用离心压力对枝晶间补缩的有效作用,有利于减少涡轮内部的微观缩松,保证叶片和涡轮的组织致密性和力学性能.
梁作俭许庆彦李俊涛李世琼张继柳百成仲增墉
关键词:TI-AL合金数学模型精密铸件
双态组织γ-TiAl基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机理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通过对双态组织的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实验、相应的断裂表面观察以及有限元计算,研究了TiAl基合金双态组织拉伸的断裂机理.研究表明,许多裂纹在塑性变形前沿着层间起裂和扩展,断裂发展的驱动力是拉应力.在直缺口试样中,许多裂纹直接起裂于缺口根部,而且起裂于γ晶粒,并沿着层间扩展.随着拉应力的增加,主裂纹和新裂纹也可以通过障碍晶粒的穿层解理断裂来连接.然而在V型缺口试样中,裂纹则起裂于距缺口根部一定距离处.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沿层断裂强度大约为110MPa,穿层断裂强度大约为250MPa,这就是裂纹更容易沿着层间形核及扩展的原因.
曹睿姚海军陈剑虹王国珍张继
关键词:TIAL拉应力起裂
高温合金锻件残余应力量化表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2023年
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仍以平衡状态存在于物体内部的应力,主要源于制备过程中不均匀的塑性变形。高温合金层错能低、回复困难,因此相对于其他金属材料来说,残余应力易累积、难释放、控制难度大,并由此导致了后续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本文从高温合金锻件残余应力的形成和演化机理出发,综述了铸-锻-热处理-机加工-焊接等工艺中残余应力测试表征、数值模拟、优化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多尺度残余应力与高温合金中析出相变的交互作用行为,及残余应力对高温合金锻件服役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合理预置并利用残余应力的可能性。
毕中南秦海龙秦海龙史松宜谢锦丽张继
关键词:高温合金残余应力数值模拟优化控制
变形钛铝合金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从改善变形性能的微合金化、热加工开坯和热模锻工艺设计、变形组织的热处理三方面评述变形TiAl合金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添加微量的Ni可改善TiAl合金的热变形性能,并促进铸造组织发生动态再结晶;适量减少Al含量可在热处理过程中引入高温β相、有助于层片组织的组化.改进研制的Ti-46Al-2.5V-1.0Cr-0.3Ni合金在1200~ 1250℃两相区预热后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挤压棒材采用1350℃ /5mins/空冷热处理后可获得细小全层片组织,力学性能优异.
张继
关键词:微合金化热加工工艺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