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旆文
-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单一后路减压联合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减压联合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单一后路手术进行减压、复位并行椎体前-中柱支撑重建。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来评判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通过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测量患者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以此来评估骨折复位及脊柱前-中柱的重建及维持情况。结果术中无重要血管以及医源性神经损害发生,亦无死亡病例。术后有2例合并腰背部皮肤挫伤的患者并发切口浅表感染,经扩创换药后愈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除了6例A级的无恢复外,其他患者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高度分别为33.6、57.9、56.2、54.8 mm;后凸Cobb角分别为20.1°、4.3°、4.6°、5.1°。患者术后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一后路减压联合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恢复和维持椎体间的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董福龙宋旆文葛鹏章仁杰申才良杨庆国张建湘江曙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BMSC-CM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减轻H_2O_2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MSCCM)对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干细胞(NSCs)的保护作用,以及Notch1信号通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使用过氧化氢(H_2O_2)来模拟氧化应激环境,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SCs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蛋白、Hes1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水解酶3蛋白(Caspase-3)、Caspase-9、Bcl-2相关蛋白(Bax)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蛋白2(Bcl-2)的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BMSC-CM可以降低H_2O_2引起的氧化应激环境的损害。BMSC-CM可以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提高神经干细胞的存活率。结论 BMSCCM可以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来中和氧化应激损伤对NSCs细胞凋亡的影响。
- 牛杨申才良宋旆文刘晓颖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凋亡氧化应激NOTCH信号通路
- 机器人图像模拟结合CBL教学法在腰椎椎弓根置钉教学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图像模拟结合CBL教学法对腰椎椎弓根置钉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名学员。对照组采用解剖图谱结合影像学资料进行解剖特点和相关概念的讲解,实验组采用机器人图像模拟系统进行模拟操作。在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客观笔试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对教学的满意度和自我学习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基本解剖知识和椎弓根钉置入规划设计的笔试中,实验组所取得的成绩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图像模拟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腰椎椎弓根置钉学习效率,可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值得推广。
- 宋旆文
- 关键词:椎弓根钉CBL机器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钛网置入位置对三节段颈椎病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后效果的影像学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三节段颈椎病患者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钛网放置位置对术后钛网沉降的影响.方法:2016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三节段颈椎病患者58例,根据钛网与椎间融合器的相对位置分为A组(钛网置入近端节段,32例)和B组(钛网置入远端节段,2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随访时间),并对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钛网置入节段椎间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以及C2-7 Cobb角等影像学数据进行测量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随访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置入钛网的椎间高度无统计学差异(27.75±2.79mm vs 28.46±2.11mm,P>0.05);A组患者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钛网置入节段椎间高度分别为25.66±2.80mm和24.47±2.50mm,B组为26.76±2.13mm和25.73±2.57mm,两组同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钛网沉降分别为3.61±1.25mm和1.09±0.67mm,显著性大于A组的2.33±0.61mm和1.00±0.53mm(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Cobb角较术后即刻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间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Cobb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C2-7 Cobb角均得到纠正,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2-7 Cobb角与术后即刻比较均有显著性丢失(P<0.05),两组患者同时间点C2-7 Cobb角下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4例患者术后2个月即观察到内固定松动及移位,B组患者术后随访时未观察到明显钢板或螺钉松动及移位.结论:三节段颈椎病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钛网置入远端节段时发生钛网沉降的程度更大.
- 闫廷飞李岩巫贤勇陈森林金韦明宋旆文申才良董福龙
- 关键词:颈椎病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1-06诊治的30例胸腰椎结核,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后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固定术。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情况及手术前后的ASIA分级、Cobb角、血沉及CRP变化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29.8±32.1)min,术中出血量(707.3±75.6)ml,住院时间(24.2±5.5)d。30例获得随访4-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定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满意,尤其在矫正后凸畸形、防止术后Cobb角的丢失、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更有优势。
- 江维申才良董福龙章仁杰宋旆文
- 关键词:结核内固定前路后路
- BMSC-CM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有效分化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BMSC-CM)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及Notch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在不同分化条件下培养NSCs,通过Notch1信号微活剂Jagged分析是否存在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NSCs)、Jagged组(NSCs+1μg/ml Jagged)、BMSC-CM组(NSCs+BMSC-CM)、BMSC-CM+Jagged组(NSCs+BMSC-CM+1μg/ml Jagged)。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各组NSCs的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AP-2、GFAP及通路相关蛋白Notchl、NICD、Hes1、Hes5的表达量。结果免疫荧光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MSC-CM组神经元特异性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在Jagged组中这种现象完全相反。关于Noteh1、NICD.Hes1、Hes5蛋白的表达量,Jagge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BMSC-CM组明显低于对照组,BMSC-CM+Jagged组明显低于Jagged组,BMSC-CM+Jagged组明显高于BMSC-CM组。结论BMSC-CM通过抑制Notch1通路促进神经千细胞在体外的有效分化,增加MAP-2阳性细胞比例,减少:GFAP阳性细胞比例。
- 童祎宋旆文申才良刘晓颖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 腰骶部椎间融合支架的改进及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新型自制胫骨皮质支架与钛合金融合器、髂骨块在生物力学实验中的各项结果,了解新型胫骨皮质支架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6具小牛脊柱标本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NS)组、钛合金椎间融合支架(Tis)组、胫骨皮质融合支架(TS)组、髂骨块融合(LB)组,其中Tis、TS、LB组分别加后路内固定(F)记为TisF、TSF、LBF组。分别测定各组的应变、位移、刚度、极限力学指标等数据,采用F检验、SNK检验等,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显示在250 N载荷时,不同处理组在中立位时应变值排序结果如下:(TSF=NS=Tis=TisF)TSF>LBF。结论改进后的异体骨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髂骨块,差于钛合金融合器。建议在使用支架时加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以增加固定的强度。考虑到钛合金的金属特性及不可降解性,皮质骨支架在使用中可能有一定的优越性。
- 葛鹏申才良董福龙章仁杰宋旆文王以进
- 关键词:腰椎融合生物力学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凋亡及分化的影响
-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NSCs)凋亡及分化的影响。 方法: 提取第3代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进行浓缩。利用无水乙醇对NSCs进行凋亡的诱导,后通过AnnexinV/P...
- 宋旆文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
- 文献传递
- 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BMSCs条件培养基分别在增殖与分化条件下培养NSCs,观察NSCs形态变化。用MTT法及NSCs球数目和直径的统计分析了解NSCs增殖情况,同时行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鉴定其分化情况。结果原代培养获得大量未分化且悬浮生长的NSCs球,并能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组能够促进NSCs球的吸附贴壁,但与对照组相比光密度(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Cs球数目和直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另外,BMSCs条件培养基组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MB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FAP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神经元特异性蛋白MAP-2表达量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促进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但不抑制其增殖作用。
- 杨昆申才良宋旆文刘晓颖徐鹏张峰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 条件培养基培养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第3代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浓缩后加到NSCs培养基中,对所培养的NSCs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结果在加入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的实验组,24 h内见悬浮生长的NSCs球开始贴壁生长。至第3天,所有悬浮细胞球基本贴壁生长,大量细胞从中爬出,伸出突起。第7天时,伸出细胞交织成网。对贴壁分化后的NSCs进行免疫化学染色,其表达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特异性蛋白。而未加入条件培养基的对照组,NSCs仍呈悬浮生长,未见大量细胞贴壁生长及分化。结论在完全去除BMSCs细胞的情况下,含有大鼠B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条件培养基对NSCs的贴壁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宋旆文徐鹏尤涛董福龙章仁杰申才良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条件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