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肝移植
  • 7篇肿瘤
  • 5篇术后
  • 5篇细胞
  • 4篇调节性
  • 4篇手术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节性
  • 4篇肝移植患者
  • 3篇预后
  • 3篇切除
  • 3篇肝癌
  • 3篇肝肿瘤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胆管肿瘤
  • 2篇调节性T细胞
  • 2篇移植免疫
  • 2篇移植免疫耐受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李平
  • 21篇贺强
  • 12篇韩东冬
  • 10篇寇建涛
  • 10篇马军
  • 10篇李立新
  • 7篇朱继巧
  • 7篇郎韧
  • 7篇樊华
  • 6篇樊华
  • 5篇吕少诚
  • 5篇赵昕
  • 5篇李先亮
  • 5篇潘冰
  • 4篇张志华
  • 4篇张栋
  • 3篇陈大志
  • 2篇潘飞
  • 2篇齐海智
  • 2篇李杰群

传媒

  • 4篇2014中国...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器官移植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围手术期腹腔与胸腔感染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肝移植术后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343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腹腔和胸腔感染情况、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43例肝移植受者中,围手术期48例单独发生腹腔感染,61例单独发生胸腔感染,10例同时发生腹、胸腔感染,15例因感染导致死亡。发生腹腔感染的受者腹腔引流液共培养出106株病原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19.8%(21/106)、15.1%(16/106)和11.3%(12/106)。发生胸腔感染的受者胸腔引流液共培养出99株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26.3%(26/99)、18.2%(18/99)和17.2%(17/99)。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35.62、162.14、11.09和6.81,P均<0.05)。药敏试验结果示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已耐药(>90%),仅对替加环素较为敏感(27%);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11%);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6%);革兰阳性球菌(屎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最为敏感;真菌对氟康唑最敏感。结论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腹、胸腔感染发生率均较高,且病原学分布各有特点,术后应积极反复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潘冰吕少诚赵昕张志华李平李立新郎韧贺强
关键词:肝移植围手术期腹腔感染胸腔感染
卵巢癌术后脾转移合并胃间质瘤1例
2010年
患者女性,57岁,因卵巢癌于2005年行双侧附件、子宫全切除+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双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术后予以联合化疗,定期随访,效果满意。于2009年9月因腹胀行上腹CT检查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考虑脾转移瘤,为手术治疗转入我科。
朱继巧吴天鸣贺强韦萍韩东冬郎韧李立新金中奎李平马军陈大志
关键词:卵巢癌胃间质瘤手术
Immutol诱导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介导大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机理研究
目的:钙调蛋白类免疫抑制剂抑制调节性T细胞产生,成为临床诱导免疫耐受的障碍.近期发现通过诱导调节性树突细胞也可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成为临床突破的重要方向.我们在实验中针对诱导免疫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进行了相关研究.
董红锰张铎贤马军李平韩东冬樊华李先亮贺强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分析总结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49例患者中,依据患者情况,39例患者采用R0切除,10例患者采用R1切除。分析患者的总体预后及R0切除率。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比较患者的R0与R1切除的远期预后;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P25,P75)表示。以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结果 49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5 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无死亡患者。R0手术患者为39 例,R0切除率为79.6%。通过随访得出,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是(27.0±1.2) 个月,术后6 个月、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95.9%、85.6%、34.5%、6.6%,R0切除和R1切除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28.0±6.5) 个月和(16.0±0.7) 个月,术后6 个月、1 年、2 年、3 年生存率分别为94.9%、89.7%、43.5%、8.3%和80.0%、68.6%、0、0。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潘冰吕少诚赵昕张志华李平李立新郎韧贺强
关键词:胆管肿瘤预后手术后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19年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移植的预后情况,并分析其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298例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资料,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入选121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3例,年龄31~70(52.7±8.7)岁。收集和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并随访预后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1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死亡5例(4.1%)。截止随访结束,共115例(95.0%)患者获得随访。获得随访的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0%、74.6%和70.2%,中位生存时间是41.5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hild分级(RR=3.028,95%CI:1.625~5.643)和微血管侵犯(RR=7.165,95%CI:2.237~22.951)是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hild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微血管侵犯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移植预后较好。术前Child分级和有微血管侵犯是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吕少诚潘冰李立新郎韧李先亮樊华李平贺强
关键词:肝移植肝肿瘤预后
冰冻病理诊断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案的影响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4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5例患者因冰冻结果与术前影像学结果不符,调整手术方案;47例术中冰冻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2例被误诊,准确率95. 9%,灵敏度90%,特异度97. 4%,假阳性率2. 6%,假阴性率10%。术中冰冻切缘阴性患者生存期明显优于切缘阳性患者(PvO.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术中冰冻病理检査可指导手术方案,病理结果有助于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R0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
潘冰吕少诚赵昕张志华李平李立新郎韧贺强
关键词:胆管肿瘤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行肝移植手术并随访3个月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6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0±7)岁.按术后是否有CMV感染分为感染组(n=24)和对照组(n=158).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围手术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急性肝功能衰竭(P =0.032)、MELD评分≥30分(P =0.001)、再次肝移植(P=0.002)、急性排斥反应(P =0.000)、移植肝功能恢复延迟(P =0.022)是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危险因素.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ELD评分≥30分(P =0.037,95% CI:1.194 ~ 271.461)和急性排斥反应(P=0.033,95% CI:1.179 ~51.863)是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ELD评分≥30分和急性排斥反应是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寇建涛朱继巧樊华马军李平韩东冬贺强
关键词:肝移植巨细胞病毒
磷酸化流式技术评估肝移植后P70S6激酶活性
李平樊华寇建涛张栋马军贺强
肝移植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 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 (Th)17细胞(CD4+IL-17+T淋巴细胞)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因良性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术的76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有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排斥组(17例)和非排斥组(59例)。所有患者均按常规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经过。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给予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定排斥反应严重程度。所有患者分别于肝移植术前、出院后1年内定期(间隔3~6个月)、或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前和缓解后(3~6个月),检测外周血CD4+IL-17+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IL-17+T%)。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 CD4+IL-17+T%。分析 CD4+IL-17+T%与排斥活动指数(RAI)、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术后0.7~12.0个月,中位数2.5个月。肝移植术后,与非排斥组比较,排斥组患者CD4+IL-17+T%明显升高[(1.79±0.44)%比(2.56±0.43)%,P<0.001]。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CD4+IL-17+T%均较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明显升高[(2.56±0.43)%比(1.50±0.25)%,P<0.001)]。非排斥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CD4+IL-17+T%变化不明显(P>0.05)。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CD4+IL-17+T%与RAI呈正相关(r=0.72,P=0.001)。排斥组和非排斥组患者他克莫司、环孢素血药浓度与CD4+IL-17+T%无明显相关性(r=0.21,-0.13;均为P>0.05)。结论外周血CD4+IL-17+T%可作为诊断和评估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外周血CD4+IL-17+T%升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严重。
李平樊华寇建涛韩东冬朱继巧贺强
关键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白细胞介素17
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在复杂肝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估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在巨大肝癌患者复杂肝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4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直径10—18cm,病灶不同程度地累及了第一、二、三肝门。患者难以耐受常规肝切除,均行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结果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90~840rnin,无肝期250~300min,术中出血量400—1400ml,术中无肝期未行门、腔静脉转流术。4例患者在体外肝切除后行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及门静脉修复成型,均应用成型异体血管来延长剩余肝脏肝上腔静脉以利于腔静脉吻合及第一肝门的重建。本组患者1例术后肝功能正常,l例出现腹腔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发生肝功能不全,1例出现肝肾功能不全于术后5d放弃治疗而死亡。3例术后生存的患者术后1~2个月间剩余肝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代偿增生。术后生存的3例患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8、9个月发现肺部多发转移瘤,分别于术后13个月及15个月死亡。随访截至2012年4月,1例患者无瘤生存37个月。结论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为复杂肝切除的巨大肝癌患者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及近期肿瘤的复发是限制该手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韩东冬樊华1李立新寇建涛李平马军朱继巧贺强
关键词:肝肿瘤自体肝移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