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海洋

作品数:23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脓毒
  • 6篇综合征
  • 4篇乳酸
  • 3篇休克
  • 3篇血液
  • 3篇血液滤过
  • 3篇预后
  • 3篇脓毒症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急性呼吸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导管
  • 2篇心脏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心脏骤停后综...
  • 2篇血乳

机构

  • 23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23篇温海洋
  • 20篇卜会驹
  • 12篇林小茂
  • 12篇陈亮
  • 9篇杨秀洁
  • 7篇钟坚
  • 7篇郭发良
  • 7篇李少洪
  • 6篇王存
  • 4篇何景招
  • 3篇马诚
  • 2篇王广斌
  • 2篇秦志梅
  • 2篇郭少卿
  • 2篇阎红霞
  • 1篇马中富
  • 1篇苏晓燕
  • 1篇陈丹
  • 1篇黄辉
  • 1篇莫如洁

传媒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生长抑素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4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A组(n=23)入住ICU后即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持续静脉泵入,250μg/h,维持72h。B组(n=18)不用思他宁,其他治疗措施同A组。记录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出现频率、营养指标、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患者预后等数据。结果A组胃肠道症状出现频率明显少于B组,一周后的营养指标优于B组,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患者一周后APACHEⅢ评分和两周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更有助于肠内营养实施,改善营养指标,稳定血糖水平,但尚无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证据。
王广斌卜会驹林小茂杨秀洁温海洋
关键词:生长抑素思他宁重症颅脑损伤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严重脓毒症患者49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25例(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组),B组24例(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组),进行不同方法的血液滤过治疗,记录开始和72h后APACHEⅢ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用量,凝血功能,生化指标,炎症指标的变化。还记录每组患者的滤器平均使用时间,置换液使用总量,肝素使用总量,28d病死率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72h后,A,B两组之间平均动脉压,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炎症指标水平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使用的置换液量比A组明显增多,滤器平均使用时间明显缩短,B组血小板下降,APTT延长,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达到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效果,又可以节约液体,耗材,减少对血液,凝血系统的影响。
卜会驹林小茂温海洋陈亮
关键词:高容量血液滤过血液滤过严重脓毒症
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预防呼吸功能不全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气管导管气囊上可吸引滞留物对呼吸功能不全行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成本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功能不全的气管切开危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subballonet secretion drainage,SSD)组60例和未引流组(对照组)60例,记录细菌培养的结果、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时间、气管切开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SSD组痰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3.304,P<0.05),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每日达(53±9)mL/d,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体有一致性和相似的构成比(P>0.05);SSD组HAP发生率、气道开放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患者最后转归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以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发生率,减少气道开放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时间及病死率。
郭发良卜会驹阎红霞杨秀洁陈亮秦志梅温海洋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囊上滞留物引流获得性肺炎
两种不同抗凝方法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中应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中常规肝素抗凝与体外枸橼酸钠抗凝两种方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A组(体外枸橼酸钠抗凝组)(n=37),B组(常规肝素抗凝组)(n=33)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血电解质,酸碱度,凝血指标的变化,管路及血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并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电解质、血气指标稳定,肌酐、尿素清除效果明显,超滤可达目标值,A组血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优于B组,A组体内凝血时间不受影响,A组葡萄糖酸钙用量明显大于B组。结论在CVVHDF体外枸橼酸钠抗凝对比常规肝素抗凝更有效和更安全。
温海洋陈亮卜会驹林小茂
关键词:肝素枸橼酸钠抗凝
鼻腔拭子筛查及局部用药用于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鼻腔带菌者筛查及局部用药用于重症监护室(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防治效果。方法2008年上半年在ICU对病人和工作人员行鼻腔拭子筛查,对MRSA阳性者隔离,局部应用夫西地酸乳膏,观察阳性率和用药后清除率,回顾性对照分析2007年上半年重症监护室病人MRSA分离率和感染率。结果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的鼻腔中不少有葡萄球菌甚至MRSA移生,工作人员鼻腔拭子阳性率很低,但是其中MRSA占的比例相当大,外用夫西地酸后,鼻腔的MRSA明显被清除,实行该措施后病人的MRSA分离率和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鼻腔带菌者筛查隔离及局部用药是防治重症监护室MRSA传播和感染的有效措施。
杨秀洁卜会驹林小茂温海洋陈亮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鼻腔夫西地酸
不同置换液配方用于严重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目前国内治疗严重脓毒症三种常用的血液滤过置换液配方的特点,总结经验,制定更合理的配方。方法选取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A组(13例)置换液配方为南京军区总医院改良Ports配方,B组(12例)置换液配方为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配方,C组(11例)置换液配方为其他改良配方,D组(14例)置换液配方为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改良配方。记录每个血液滤过治疗前后患者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肾功能、血糖波动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滤器内钙浓度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四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钠、氯、镁、钙、碳酸氢根及碱剩余均无明显变化(P〉0.05)。四组治疗后肾功能均明显改善,对hs-CRP清除均有明显效果(P〈0.05),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糖波动度、滤器内钙浓度、普通肝素用量均明显小于A、B、C组[(3.0±0.9)mmol/L比(11.2±2.O)、(3.8±1.1)、(5.5±1.3)mmol/L,(1.5±0.5)mmol/L比(2.0±0.7)、(2.3±0.5)、(2.1±0.4)mmol/L,(6.5±2.8)U/(kg·h)比(8.9±3.4)、(7.9±3.0)、(8.7±3.1)U/(kg·h),P〈0.05]。结论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改良配方相对其他配方,可以更好地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减少普通肝素用量,维持内环境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存苏晓燕温海洋莫如洁卜会驹郭发良
关键词:血液滤过置换液
醋酸林格液联合琥珀酰明胶用于脓毒症的液体复苏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醋酸林格液联合琥珀酰明胶用于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9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酸林格液+羟乙基淀粉组(A组,27例)和醋酸林格液+琥珀酰明胶组(B组,32例),观察两组液体复苏的效果及期间各项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和去甲肾上腺素总的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B组[6、24h分别为(58±10)、(74±13)s和(48±7)、(54±11)s],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B组[6、24h分别为(3.3±0.8)、(1.6±0.3)g/L和(4.2±1.1)、(2.1±0.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乳酸、肌酐、钙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林格液联合琥珀酰明胶用于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有与乳酸林格液联合羟乙基淀粉相似的效果,但对于凝血功能、血清乳酸水平、肾功能的影响更少,可能更适用于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复苏,但更容易发生低钙血症,也没有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证据。
杨秀洁卜会驹林小茂温海洋陈亮
关键词:脓毒症琥珀酰明胶乳酸林格液羟乙基淀粉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判断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收入ICU的患者临床资料,计算6h血乳酸清除率,同时进行APACHEⅢ评分及记录患者预后情况。根据患者入院72h转归情况,分成存活≤72h组和存活>72h组,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成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或负值),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血乳酸基础值、6h血乳酸值、6h血乳酸清除率、6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APACHEⅢ评分、休克指数等的差异性。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PCA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比较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大小。结果存活≤72h和存活>72h组在性别、年龄、血乳酸基础值、复苏6h内的APACHEⅢ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活>72h组的6h血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存活≤72h组[(32.72±15.56)%vs(21.47±18.08)%,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中存活>72h的比率明显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73.24%vs28.00%,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6h血乳酸清除率、6h ScvO2是影响PCA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6h血乳酸清除率判断PCA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30)较6hScvO2曲线下面积(AUC=0.729)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有更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重要且简便的指标之一。
钟坚李少洪卜会驹温海洋郭少卿马诚
关键词: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乌司他丁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等方法,对收入ICU的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的昏迷患者(≥18岁)共4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Z组:20例)和综合治疗+乌司他丁组(U组:20例),乌司他丁30万U/d,连续3d,两组均行心脏骤停后综合治疗,并于ROSC后1(使用乌司他丁前)、6、24、48、72h各时间点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APACHEⅡ评分、INF-α、IL-6。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前的临床资料、APACHEⅡ评分、I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6、24、48、72h的INF-α、IL-6浓度比较,U组均明显优于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72h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干预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有积极作用,所选用的治疗剂量和给药方法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李少洪钟坚卜会驹温海洋郭少卿何景招马诚
关键词:乌司他丁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药物疗法
不同肺复张方法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比较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RM)应用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和负影响。方法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SI),呼吸末正压递增法(IP),压力控制法(PCV)三种肺复张方法,记录RM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RM后患者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都明显增加,SI组30 min和1 h增加幅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2 h时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RM后患者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SI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20 min后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肺内源性ARDS行RM,SI对肺顺应性和氧合改善效果最差,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大,IP和PCV方法没有明显差别。
林小茂王存陈亮温海洋
关键词:肺复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