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力华
- 作品数:38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道菌群调控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肠道菌群和宿主的共生关系是物种经历数百万年共同进化的结果,它们甚至作为宿主的一部分参与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进程.人体免疫是贯穿生命始终的机体防御系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其中肠道菌群对人体免疫的稳态维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做一简单阐述,以期医务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研究者加深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为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
- 胡琼英陈高莉辛力华江泽友熊大迁张朝明
- 关键词: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
- 某中医院糖尿病足部溃疡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病原菌感染和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WHONET 5.6软件筛选2013年~2016年间糖尿病人足部溃疡标本病原菌培养阳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比较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504例标本检出病原菌279株(55.36%),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22株(43.73%),革兰氏阴性菌156株(55.91%),排名前三位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2013~2016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 红霉素、 克林霉素等药物耐药率较高,暂未发现对利福平、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0.0%、17.65%、47.62%、25%.在这四年间,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3.6%~100%、80.9%~100.0%,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在60%左右,对氨曲南、 厄他培南、 阿米卡星、 妥布霉素和三、 四代头孢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除在2016年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1.2%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皆小于30%.结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足部溃疡分泌物送检量逐年上升,主要病原菌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在2013~2016年有升高趋势,临床治疗要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更好疗效.
- 王芳张琼芳张青李睿吴波任然辛力华
-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原菌耐药率
- 连续两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了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2015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5年住院部各科室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
- 张琼芳辛力华王芳李睿吴波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耐药率
-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Meares-Stamey四段取样法进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53例前列腺液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52株,阳性率为34.0%,其中以葡萄球菌为主,共41株(78.8%)。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总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G(97.6%),其次是红霉素(95.2%)和磷霉素(92.7%)。19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高于50.0%的有9种。敏感性最好的是万古霉素(100.0%),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其次是替考拉宁(97.6%)、莫西沙星(95.2%)、喹努普汀/达福普汀(92.7%)、褐霉素(90.2%)。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对于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关键是在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马韬鲜玉萍辛力华
- 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细菌学技术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细菌抗药性
- 166株非发酵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 1999年
- 辛力华
- 关键词:耐药性抗生素
- 2016-201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要肠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本院2016~2017年肠杆菌科主要病原菌在普通病房和ICU病房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分离自2016~2017年,本院主要2种革兰阴性肠杆菌和仪器所测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得出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所分离菌株构成比例前4位的肠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粘质沙雷菌;其中普通病房分离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41.7%),而ICU病房分离率最高的则为肺炎克雷伯菌(35.7%);2017年普通病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的检出率(50.9%)、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2016年呈下降趋势(P <0.05);2017年ICU病房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2016年升高明显(P <0.05);两年中,ICU病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部分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 <0.05)。结论:2017年普通病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部分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2016年;2017年ICU病房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部分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2016年;ICU病房分离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普通病房。临床应提高标本的送检率,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以提高临床疗效。
- 陈高莉辛力华王芳吴波李睿胡琼英
- 关键词:肠杆菌科耐药性
- 2014年-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变迁性分析
- 目的:了解本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及耐药变迁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病原菌株,采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
- 辛力华谢映春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耐药率
- 降钙素原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95例SAT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72)和非感染组(n=123),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在SAT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血清FT3、FT4、CRP水平及ES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WBC、NE%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或对照组,非感染组患者的WBC、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或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感染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清PC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所示:PCT的AUC最大,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861和1.000。结论SAT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会出现显著升高,其对于病原学鉴别诊断的价值高于WBC等常规感染指标,可用于辅助指导针对SAT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
- 李睿熊大迁辛力华任然张琼芳
- 关键词:降钙素原亚急性甲状腺炎细菌感染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非痰标本临床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分析非痰标本主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从临床非痰标本中分离鉴定出的1859株常见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011~2012年非痰标本检出病原菌共1859株,分离率达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光滑念珠菌。两年间非痰标本送检率逐年上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8.8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80%;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53.3%,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为35.4%。两年间多数抗菌药耐药现象依然严重,但部分抗菌药耐药率变迁呈平稳水平,甚至出现了2012年部分抗菌药较2011年的耐药率下降。但肠杆菌科中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75%,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氢霉烯类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高达25%,葡萄球菌未出现耐万古霉素株,白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耐药率平均〈10%。结论非痰标本中细菌耐药现象普遍,两年间比较主要病原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呈下降趋势,医务人员应坚持做好监测分析、总结及管理抗菌药物工作。
- 张爽辛力华张琼芳陈高莉
-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耐药分析
- 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的耐药分析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了解医院常见病原菌对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 ,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方法 :将本医院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2月临床分离出的 30 5株常见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喹诺酮类中以环丙沙星抗菌作用仍然较强。常见病原菌中以大肠艾希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最高 ;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最高 ,第三代头孢菌素中 ,头孢他啶耐药率最低 ,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 ,头孢噻肟也有所上升 [2 ]。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细菌耐药性增长。
- 辛力华张朝明
- 关键词:病原菌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