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绮丽

作品数:75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细胞
  • 10篇皮肤
  • 10篇疗效
  • 10篇激光
  • 9篇湿疣
  • 9篇尖锐湿疣
  • 8篇银屑
  • 8篇银屑病
  • 7篇血清
  • 7篇软膏
  • 6篇免疫
  • 6篇T细胞
  • 6篇HACA
  • 5篇瘢痕
  • 5篇疗效观察
  • 4篇单纯疱疹
  • 4篇单纯疱疹病毒
  • 4篇乳头
  • 4篇双波长
  • 4篇疱疹

机构

  • 74篇北京大学深圳...
  • 6篇复旦大学
  • 6篇深圳北京大学...
  • 4篇暨南大学
  • 4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深圳福田人民...
  • 3篇广东省皮肤性...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5篇钟绮丽
  • 47篇于波
  • 28篇邵勇
  • 24篇张杰
  • 20篇程滨珠
  • 20篇叶庭路
  • 17篇马刚
  • 15篇陈办成
  • 14篇胡小平
  • 12篇李建军
  • 11篇朱亦男
  • 8篇万峻
  • 7篇叶蓉
  • 7篇李玉红
  • 7篇朱翠凤
  • 7篇邹彦芬
  • 7篇秦晓蕾
  • 6篇廖康煌
  • 6篇王燕
  • 6篇杨虹

传媒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麻风皮肤...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岭南皮肤性病...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皮肤性病诊疗...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11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秃、白癜风患者的精神焦虑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斑秃、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障碍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为A组,50例斑秃患者为B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C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A、B,C三组进行情绪评分,并比较分析三组之间及焦虑与无焦虑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IL)-2、IL-8的能力,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A组和B组的S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1),A组和B组的焦虑发生率分别为76%、70%。A、B组中具有焦虑情绪者,PBMC产生IL-2、IL-8的能力,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白癜风、斑秃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障碍问题,且焦虑者细胞免疫功能亢进。
胡小平吴波谢谦钟绮丽马刚
关键词:白癜风斑秃焦虑白介素-2白介素-8
白色萎缩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临床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白色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病情夏重冬轻。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尤其双踝关节及足背部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斑片、丘疹及水疱,逐渐出现溃疡、渗出物及结痂,愈后遗留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或)形成小血管球瘤样外观。部分患者双下肢还有网状青斑样改变。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组织病理检查均符合青斑血管炎改变。口服达那唑、双嘧达莫(潘生丁)、小剂量阿司匹林、丹参滴丸,外用肝素钠乳膏或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获良好效果,但容易反复发作。结论:白色萎缩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药物治疗虽易控制症状,但容易反复发作。
叶庭路陆春钟绮丽于波顾有守潘慧清
关键词:血管炎透明性节段性
中药内外合治法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治法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复发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24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中药内服外洗组(42例)、西药内服外洗组(42例)和西药外洗组(40例)3组,在行CO_2激光手术清除疣体的基础上,中药内服外洗组采用清热除湿、化瘀祛疣中药内服外洗;西药内服外洗组用1g/L高锰酸钾溶液外洗,并口服万乃洛韦;西药外洗组只用1g/L高锰酸钾溶液外洗。疗程均为2周。随访半年,观察各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中药内服外洗组的复发率为14.3%,西药内服外洗组为19.0%,两组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的复发率均比西药外洗组低(P<0.05)。【结论】清热除湿、化瘀祛疣中药内服外洗能有效降低激光术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疗效与西药万乃洛韦内服和高锰酸钾溶液外洗相仿。
钟绮丽池凤好莫秀梅于波陈达灿
关键词:尖锐湿疣激光术术后复发
玫瑰糠疹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的超微结构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运用光镜、电镜研究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在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链霉素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分化群1a(CD1a)在31例PR患者皮损中的表达,观察LC的数量、形态及分布,并和17名正常人躯干部皮肤作对照。用透射电镜观察8例PR患者皮损中LC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和4名正常人躯干部皮肤作比较。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PR皮损中LC的数量明显增多,树突数量增多并变长,而且在LC中Birbeck颗粒显著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数目减少、线粒体水肿,嵴消失。结论LC在PR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皮肤组织中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参与介导了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和皮损的形成。在此过程中LC自身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于波程滨珠钟绮丽吴文育廖康煌
关键词:玫瑰糠疹朗格汉斯细胞免疫组化
玫瑰糠疹与病毒感染被引量:11
2007年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是一种急性的、病程呈自限性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特点和实验室研究表明玫瑰糠疹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不同方法研究了多种病毒与玫瑰糠疹发病的关系,其结果不尽一致,尚未确定是哪种病毒导致玫瑰糠疹的发病。
钟绮丽顾有守
关键词:玫瑰糠疹病毒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6、TNF-α、sICAM-1、sE-selectin水平的检测
2005年
目的为了解尖锐湿疣患者部分细胞因子及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46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结果患者血清IL-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sE-select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ICAM-I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免疫缺陷和血清粘附分子水平的异常,可能与本病的复发有一定关系。
李建军朱翠凤程滨珠马刚钟绮丽叶蓉朱亦男王燕
关键词:尖锐湿疣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ELISA法检测SICAM-1
达那唑在白色萎缩治疗中应用-附18例
目的白色萎缩是一种以小腿和踝部疼痛性紫癜、坏死及愈合后留下白色萎缩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血管病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观察小剂量达那唑在白色萎缩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资料:18例患者资料收...
钟绮丽叶庭路陆春于波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皮肤癌p16、p53基因突变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 探讨p16、p5 3基因突变在皮肤癌发生中的作用并比较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检测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 : 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DGGE和PCR-SSCP ,对 4 0例皮肤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的p16基因 1、2外显子和p5 3基因 5~ 8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 仅 2例鳞状细胞癌 (SCC)出现p16基因外显子 2突变 ,皮肤癌p16基因 1、2外显子的突变率为5 %。p5 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率为 35 % ,其中SCC的突变率为 36 % ,基底细胞癌 (BCC)为 33% ,采用DGGE检测的突变率为 33% ,SSCP检测的突变率为 2 5 %。结论 : p16、p5 3基因突变参与皮肤癌的发病机制 ;p16基因的突变率低于p5 3基因 ;DGGE检测基因突变的敏感性高于SSCP ;
钟绮丽于波程滨珠廖康煌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皮肤癌P16P53基因突变
射频点阵技术治疗面部瘢痕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射频点阵技术治疗面部瘢痕包括痤疮凹陷性瘢痕、各类外伤性瘢痕等的效果。同时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及观察记录各类不良反应。方法:68例面部瘢痕患者,其中46例痤疮瘢痕患者、22例外伤性瘢痕患者。使用美国赛诺龙公司的射频点...
钟琦丽于波秦晓蕾邹彦芬李玉红钟绮丽
不含佛波醇酯和霍乱毒素条件下黑素细胞的培养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建立不含佛波醇酯(TPA)和霍乱毒素(CT)培养液培养人类正常表皮黑素细胞的方法,避免TPA的致瘤危险和霍乱毒素的毒性。方法:临床环切包皮经中性酶-胰酶(D ispaseⅡ-Trypsin)两步消化后,获得表皮基底细胞悬液,于不含TPA和CT的KC-SFM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用差速贴壁法及胰酶差速消化法去除角质形成细胞,用两段法去除成纤维细胞污染,观察黑素细胞的增殖情况和树突伸展状态,采用多巴(Dopa)染色和免疫组化对黑素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经过7天的培养,黑素细胞达到70%汇合,细胞呈双极、三极或多极的树突状。经1-2次传代,黑素细胞纯度达98%以上,Dopa染色和抗S-100单抗染色阳性。结论:用不含TPA和CT的KC-SFM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基可以获得大量高纯度黑色素细胞。
李建军郑锦芬江智茂张芳婷钟绮丽马刚程滨珠
关键词:皮肤黑素细胞细胞培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