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勇

作品数:57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8篇T细胞
  • 8篇HACA
  • 7篇银屑
  • 7篇银屑病
  • 7篇红斑
  • 6篇单纯疱疹
  • 6篇单纯疱疹病毒
  • 6篇荨麻
  • 6篇荨麻疹
  • 6篇疱疹
  • 5篇软膏
  • 5篇受体
  • 5篇皮肤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细胞分泌
  • 5篇角质
  • 5篇分泌
  • 5篇T细胞分泌
  • 4篇角质形成

机构

  • 53篇北京大学深圳...
  • 13篇深圳北京大学...
  • 6篇暨南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广东省皮肤性...

作者

  • 57篇邵勇
  • 52篇于波
  • 28篇钟绮丽
  • 27篇张杰
  • 16篇陈办成
  • 13篇胡小平
  • 12篇万峻
  • 12篇杨虹
  • 11篇叶庭路
  • 8篇窦侠
  • 6篇张超
  • 6篇程滨珠
  • 6篇张杰
  • 5篇马刚
  • 5篇黄海艳
  • 5篇吴瑕
  • 5篇张伟
  • 4篇董小林
  • 4篇张伟
  • 3篇刘文丽

传媒

  • 9篇中国麻风皮肤...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临床皮肤科杂...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6篇皮肤性病诊疗...
  • 4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判定中国人群TNIP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判定中国人群TNIP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的方法。本发明是采用非标记探针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检测位于TNIP1内含子上的SNPrs7708392的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新发现位于rs77083...
万峻于波邵勇关明张伟陈岳文董小林张超
文献传递
真皮中层弹性组织溶解1例
2020年
患者男,31岁,背部及枕部多发丘疹2年余,无自觉症状,缓慢增多。皮肤科情况:背部及枕部头皮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毛囊为中心的皮色扁平丘疹,长径约0.5 cm,丘疹上可见与皮纹一致的松弛性纹理。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中部胶原纤维变细,排列疏松,未见明显日光性纤维弹性变性。弹力纤维染色:真皮中部可见弹力纤维明显减少,断裂。诊断:真皮中层弹性组织溶解症。
刘兰婷刘洁邵勇于波
关键词:弹性纤维
结节性痒疹皮损中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痒疹(Prurigo nodularis,PN)皮损中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留取PN患者皮损处、皮损周围及正常皮肤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比较各组之间TSLP、TSLP异源受体双链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受体(TSLPR)和白细胞介素-7受体α(IL-7RA)的表达差异。结果PN皮损与皮损周围相比,皮损部位TSLP、TSLPR和IL-7RA的相对表达量均略高于皮损周围,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67,P=0.519;t=0.945,P=0.367;t=0.151,P=0.883)。PN皮损部位与正常皮肤相比,TSL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0,P=0.429),TSLPR和IL-7RA表达则显著高于正常皮肤(t=3.57,P=0.0051;t=2.552,P=0.0287)。PN皮损周围和正常皮肤相比,TSL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8,P=0.659),TSLPR和IL-7RA表达高于正常皮肤,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128;t=1.732,P=0.11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N皮损表皮全层TSLP呈阳性反应,真皮内部分炎症细胞及真皮神经纤维TSLPR呈阳性反应,IL-7RA广泛表达于表皮全层和真皮内炎症细胞。结论TSLP的2个异源受体亚单位TSLPR和IL-7RA在PN患者皮损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TSLP-TSLPR通路可能参与PN瘙痒的发生。
窦侠吴瑕钟伟龙黄海艳陈史宏张杰邵勇
关键词:结节性痒疹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
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特应性皮炎发病相关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9(IL-9)和白介素-10(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与特应性皮炎(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 PCR)检测397例AD患者和424例健康者IL-9和IL-10的基因拷贝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ELISA)血清IgE水平;对AD患者皮损严重程度进行SCORAD评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基因拷贝数差异。结果 AD患者的IL-9基因拷贝数比健康对照者增加,而IL-10基因拷贝数比健康对照者减少,两组CNV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IgE水平组的IL-9基因拷贝数较低水平组增加,而IL-10基因拷贝数则减少,两组CNV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SCORAD评分组的IL-9和IL-10基因CN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9和IL-10 CNVs与AD发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胡小平张杰邵勇陈办成唐莉华于波
关键词:白介素-9白介素-10拷贝数变异特应性皮炎
2型单纯疱疹病毒对HaCaT细胞分泌IL-10、IFN-γ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2型单纯疱疹病毒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分泌IL-10、IFN-γ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对HSV-2病毒感染初期的免疫防御机制。方法:用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感染后24,48,72h的IL-10、IFN-γ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10的表达量在24h内下降,24~48h上升,48~72h下降,而IFN-γ则相反,24h内上升,24~48h下降,48~72h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质形成细胞初期,角质形成细胞具有类淋巴细胞的功能,能分泌IL-10、IFN-γ,在不同的时段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并且IL-10、IFN-γ的表达互为抑制。
张杰钟绮丽杨虹万峻张超董小林刘文丽邵勇于波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病毒角质形成细胞HACAT
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9(IL-9)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19例白癜风患者和424例健康者的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进行研究。结果:白癜风患者的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与健康人的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有显著差异(P<0.05),白癜风患者中这两个基因的拷贝数较健康人明显增高。结论: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白癜风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增加可能会增加白癜风的易感性。
唐莉华钟绮丽张杰陈办成邵勇胡小平于波
关键词:IL-9IL-10拷贝数变异白癜风
NB-UVB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周期蛋白D1和E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周期蛋白D1、E(cyclinD1、E)的表达。方法:以Cosmedico皮肤检测仪检测25例患者的最小红斑量(MED),以PASI评价疗效,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部位cyclinD1、E的表达。结果:NB-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有效率为92%;光疗前绝大多数皮损可检测到两种蛋白,但分布于不同的表皮细胞层,光疗后皮损中cyclin D1、E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cyclin D1、E表达情况与PASI值呈正相关。结论:NB-UVB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下调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cyclin D1、E的表达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于波钟绮丽张杰邵勇廖康煌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窄谱中波紫外线最小红斑量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18例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和尿素软膏外涂,bid,共治疗4周;对照组用糠酸莫美松软膏和尿素软膏外涂,bid,共治疗4周。用PASI积分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时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66.7%(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平均约为10d,对照组为14d。治疗组发生皮肤刺激反应5例(27.8%)。结论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邵勇吴波余振东钟绮丽程滨珠
关键词:他克莫司银屑病寻常型
皮肤基底细胞癌T钙黏蛋白的表达及其DNA异常甲基化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检测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中T钙黏蛋白的表达以及异常甲基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CpG岛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29例BCC和19例正常人暴光部位皮肤的组织标本进行T钙黏蛋白的表达及甲基化检测。结果 正常皮肤皆表达T钙黏蛋白,29例BCC中8例(27.59%)检测到T钙黏蛋白表达(P〈0.05),9例BCC(31.03%)和19例正常皮肤中的1例(5.26%)检测到T钙黏蛋白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P〈0.05)。结论 T钙黏蛋白表达降低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病机制相关,T钙黏蛋白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与蛋白低表达可能相关。
于波程滨珠钟绮丽邵勇廖康煌
关键词:甲基化钙粘着糖蛋白类
H4受体的表达水平与SLE发病的关联性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组胺H4受体(H4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与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扩增、基因测序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对H4R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及H4R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及分析,并比较SLE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H4R全部三个外显子检测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中,未发现与SLE发病明显相关的位点。SLE组H4R的mRNA表达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H4R的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无关;SLE患者的H4R的表达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相关。
邵勇钟绮丽张杰杨虹万峻张伟于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组胺H4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