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波

作品数:194 被引量:521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细胞
  • 38篇皮肤
  • 15篇皮炎
  • 13篇银屑
  • 13篇银屑病
  • 12篇基因
  • 11篇特应性
  • 11篇荨麻
  • 11篇荨麻疹
  • 10篇特异
  • 10篇特异性
  • 9篇多态
  • 9篇多态性
  • 9篇突变
  • 8篇疗效
  • 7篇单纯疱疹
  • 7篇单纯疱疹病毒
  • 7篇体外
  • 7篇疱疹
  • 6篇皮损

机构

  • 163篇北京大学深圳...
  • 30篇深圳北京大学...
  • 2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9篇复旦大学
  • 19篇汕头大学
  • 11篇广州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暨南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194篇于波
  • 52篇邵勇
  • 48篇陈办成
  • 47篇钟绮丽
  • 40篇张杰
  • 38篇叶庭路
  • 37篇胡小平
  • 21篇窦侠
  • 19篇万峻
  • 15篇杨虹
  • 14篇邹彦芬
  • 14篇张伟
  • 11篇廖康煌
  • 11篇杨旸
  • 10篇张超
  • 10篇黄海艳
  • 9篇马刚
  • 9篇秦晓蕾
  • 9篇张杰
  • 8篇李玉红

传媒

  • 24篇中国皮肤性病...
  • 2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3篇临床皮肤科杂...
  • 1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0篇中华皮肤科杂...
  • 6篇海南医学
  • 6篇罕少疾病杂志
  • 6篇实用皮肤病学...
  • 5篇皮肤病与性病
  • 5篇国际皮肤性病...
  • 5篇中华实用诊断...
  • 4篇中国真菌学杂...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18篇2019
  • 16篇2018
  • 11篇2017
  • 16篇2016
  • 16篇2015
  • 22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85nm/1064nm双波长复合激光预防手术后瘢痕增生的自体对照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585nm/1 064nm双波长复合激光预防手术后瘢痕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3例术后瘢痕的患者将其瘢痕皮损按其长轴平均分为两部分,随机将一端接受585nm/1 064nm双波长复合激光治疗,另一端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后的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Vancouver瘢痕评分量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分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3,6和12个月后,治疗组的Vancouver瘢痕评分分别为4.85±1.07,3.15±0.99和1.54±1.13,对照组分别为8.08±1.38,6.92±1.75和5.31±2.14,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85nm/1 064nm双波长复合激光对术后瘢痕增生有预防作用,不良反应轻。
邹彦芬于波钟绮丽叶庭路秦晓蕾李惠李玉红陈办成陈史宏张杰
关键词:脉冲染料激光YAG激光瘢痕
人甲母质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2019年
目的建立人甲母质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方法。方法甲母质组织来自9例2016年1-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截指(趾)术与甲床修整术的患者。采用无血清DEME/F-12培养基于37℃、5%CO2条件下培养组织块2~3d,换无血清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CnT-07)培养基培养原代甲母质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形态。以角蛋白5(K5)、角蛋白10(K10)为标记,采用免疫荧光鉴别培养获得的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纯度。结果培养2~3d时,有细胞沿组织块爬出,在第10天左右,形成了大的细胞团块,部分细胞形态为上皮样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部分呈扁平状,形态为纺锤形或星形。免疫荧光示,部分细胞可同时表达K5与K10.证明甲母质细胞的存在。K10阳性细胞约占37.6%。结论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无血清培养基可成功培养出人原代甲母质细胞,体外培养的人甲母质细胞可同时表达K5与K10。
陈朝丰于波吕超刘晓云胡小平
关键词:指(趾)甲无血清角蛋白10
色素性痒疹1例被引量:2
2017年
报告色素性痒疹1例。患者女,27岁,腰背部红斑、丘疹、网状色素沉着伴剧烈瘙痒2月余。皮肤科检查:腰背部可见大片褐色网状色素沉着斑,左侧腰部可见色素沉着区域周围散在新发米粒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斑片,局部表面覆以少许血痂。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表皮下水疱形成,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棘层细胞内水肿,表皮真皮交界处及表皮局灶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色素性痒疹。治疗上予以米诺环素100 mg/d,每日两次口服,治疗2周后好转停药,随访两月,皮疹未见复发。
姜彬陈办成于波叶庭路
关键词:色素性痒疹米诺环素
一种快速逆转录microRNA文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逆转录microRNA文库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在逆转录时通过使用PolyA加尾酶,在所有miRNA的末端增加一段PolyA序列,同时将逆转录引物中与miRNA特异性结合的部分换成可以与PolyA序列相...
万峻杨旸张超于波关明张伟董小林
文献传递
食物过敏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食物过敏是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故其诊断尤为重要,目前诊断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IgE检测,组分过敏原测试及过敏原激发试验,本文对上述试验方法进行综述。
周静窦侠于波
关键词:食物过敏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IGE检测
特应性皮炎与丝聚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丝聚蛋白(FLG)基因的失功能突变可使表皮FLG含量减少或缺失,进而引起表皮屏障功能发生改变,增加特应性皮炎(AD)的患病风险。本文对FLG在表皮屏障形成中的作用、FLG基因结构、FLG基因在AD患者中的突变情况及FLG基因突变与AD临床表型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钟伟龙窦侠于波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基因突变
增强光动力治疗肿瘤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光敏剂、氧及光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单线态氧及活性氧簇,从而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PDT治疗肿瘤适应症较为广泛,有较高的肿瘤选择性和极低的耐药性,且毒副作用较低,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存在如光源及光敏剂的穿透深度较弱,光敏剂局部生物利用度不高等缺点。本文对近年来针对光敏剂、光源的改良以及PDT联合药物治疗、PDT介导的肿瘤疫苗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探讨未来PDT治疗肿瘤的新方向。
李丹丹于波于波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肿瘤
与老年痴呆症发病相关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本发明公开了与老年痴呆症发病相关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本发明所述基因位点是汉族人群中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5的rs2069452和rs2069459。本发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检测47例患者及51例...
叶玉如万峻熊轶陈向军方征宇张巨峰关明于波
文献传递
2型单纯疱疹病毒对HaCaT细胞分泌IL-10、IFN-γ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2型单纯疱疹病毒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分泌IL-10、IFN-γ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对HSV-2病毒感染初期的免疫防御机制。方法:用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感染后24,48,72h的IL-10、IFN-γ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10的表达量在24h内下降,24~48h上升,48~72h下降,而IFN-γ则相反,24h内上升,24~48h下降,48~72h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质形成细胞初期,角质形成细胞具有类淋巴细胞的功能,能分泌IL-10、IFN-γ,在不同的时段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并且IL-10、IFN-γ的表达互为抑制。
张杰钟绮丽杨虹万峻张超董小林刘文丽邵勇于波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病毒角质形成细胞HACAT
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9(IL-9)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19例白癜风患者和424例健康者的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进行研究。结果:白癜风患者的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与健康人的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有显著差异(P<0.05),白癜风患者中这两个基因的拷贝数较健康人明显增高。结论: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白癜风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IL-9和IL-10基因拷贝数增加可能会增加白癜风的易感性。
唐莉华钟绮丽张杰陈办成邵勇胡小平于波
关键词:IL-9IL-10拷贝数变异白癜风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