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办成

作品数:69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细胞
  • 15篇皮肤
  • 8篇手术
  • 5篇银屑
  • 5篇银屑病
  • 5篇疗效
  • 4篇手术用
  • 4篇疗效观察
  • 4篇拷贝数
  • 4篇光动力
  • 3篇动力疗法
  • 3篇增殖
  • 3篇软膏
  • 3篇特应性
  • 3篇特应性皮炎
  • 3篇疼痛
  • 3篇皮炎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癌
  • 3篇疗法

机构

  • 67篇北京大学深圳...
  • 11篇汕头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深圳市人民医...
  • 4篇深圳市第三人...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深圳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娄底市中心医...

作者

  • 69篇陈办成
  • 48篇于波
  • 24篇叶庭路
  • 18篇张杰
  • 16篇邵勇
  • 15篇胡小平
  • 15篇钟绮丽
  • 7篇黄国新
  • 6篇杨虹
  • 5篇朱亦男
  • 4篇万峻
  • 4篇姚思敏
  • 3篇陈史宏
  • 3篇唐莉华
  • 3篇王燕
  • 2篇叶蓉
  • 2篇窦侠
  • 2篇吴波
  • 2篇张超
  • 2篇马刚

传媒

  • 1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0篇中国皮肤性病...
  • 7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海南医学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85nm/1064nm双波长复合激光预防手术后瘢痕增生的自体对照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585nm/1 064nm双波长复合激光预防手术后瘢痕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3例术后瘢痕的患者将其瘢痕皮损按其长轴平均分为两部分,随机将一端接受585nm/1 064nm双波长复合激光治疗,另一端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后的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Vancouver瘢痕评分量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分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3,6和12个月后,治疗组的Vancouver瘢痕评分分别为4.85±1.07,3.15±0.99和1.54±1.13,对照组分别为8.08±1.38,6.92±1.75和5.31±2.14,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85nm/1 064nm双波长复合激光对术后瘢痕增生有预防作用,不良反应轻。
邹彦芬于波钟绮丽叶庭路秦晓蕾李惠李玉红陈办成陈史宏张杰
关键词:脉冲染料激光YAG激光瘢痕
色素性痒疹1例被引量:2
2017年
报告色素性痒疹1例。患者女,27岁,腰背部红斑、丘疹、网状色素沉着伴剧烈瘙痒2月余。皮肤科检查:腰背部可见大片褐色网状色素沉着斑,左侧腰部可见色素沉着区域周围散在新发米粒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斑片,局部表面覆以少许血痂。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表皮下水疱形成,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棘层细胞内水肿,表皮真皮交界处及表皮局灶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色素性痒疹。治疗上予以米诺环素100 mg/d,每日两次口服,治疗2周后好转停药,随访两月,皮疹未见复发。
姜彬陈办成于波叶庭路
关键词:色素性痒疹米诺环素
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只用咪唑斯汀治疗。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痊愈率为56%,有效率为86%,对照组痊愈率为24%,有效率为54%,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疗效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陈办成姚思敏朱亦男房杰群钟绮丽
关键词:慢性湿疹咪唑斯汀复方甘草酸苷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31例住院治疗的该型药疹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致病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痛风药、中药等。皮损面积超过体表面积50%为18例(58.1%),黏膜受损者27例(87.1%)。经综合治疗,均痊愈。结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因、临床表现复杂;糖皮质类固醇、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适当局部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对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有重要作用。
陈办成谭飞李星周伟强刘建军
关键词:药疹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被引量:2
2014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农民。左下肢皮肤瘢痕、斑块11 a。11 a 前,不慎跌倒擦伤左膝下方皮肤,局部溃烂长期不愈。口服抗生素,外用碘伏,红霉素软膏治疗后无效,当地医院按真菌感染先后予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不规则治疗,期间皮损大部分愈合形成瘢痕。其后瘢痕逐渐扩大并时有疼痛。后又在当地医院按“瘢痕疙瘩”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2次,瘢痕未缩小却在边缘渐出现红色斑块,肿胀并有浸润。遂来我院就诊。
胡小平吴波杨虹刘晓云陈办成于波
关键词:着色芽生菌病
组胺H4受体基因拷贝数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组胺H4受体(HRH4)基因拷贝数与特应性皮炎(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从87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967例健康对照者中提取DNA和RNA,分别检测HRH4的基因拷贝数,统计分析与AD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组的HRH4基因拷贝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AD的发病患者中HRH4基因拷贝数的增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HRH4基因拷贝数减少则与AD的发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4基因拷贝数变化与AD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陈娟吴志成吴云陈办成张杰
关键词:组胺特应性皮炎
皮肤癌肉瘤1例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女,34岁,左枕后肿物1月余。皮损组织病理示:(左枕后)镜检为恶性肿瘤,可见两种成分,一种为异型的鳞状上皮细胞巢,另一种瘤细胞呈梭形,弥漫或包绕血管生长,需鉴别肉瘤样癌与癌肉瘤。免疫组织化学示:巢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CK(+),p40(+);成片分布的肿瘤细胞Vimentin(+);Ki-67(+)热点区约50%,肿瘤细胞Desmin、S-100、GCDFP15、ERG、CD34均(-)。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皮肤癌肉瘤。诊断:皮肤癌肉瘤。行扩大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未见复发。
黄思琪于波陈办成
关键词:皮肤肿瘤皮肤外科
真皮导管瘤1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男,42岁,发现左前臂丘疹半年,逐渐增大。皮肤科情况:左前臂屈侧可见一类圆形的红色丘疹,直径约0.7 cm,皮损上可见数颗表面光滑,乳头状隆起的颗粒。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可见境界清楚的分叶状细胞团块,肿瘤细胞为大小、形态一致的立方形细胞,核圆,无分裂象,肿瘤团块中央可见囊腔和导管结构。免疫组织化学:EMA(+),p53(散在+),PAS(部分+)。诊断:真皮导管瘤。
刘兰婷李云会马刚陈办成于波
关键词:汗孔瘤真皮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30例
2009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肾积水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结果:130例患者中全部成功行Ⅰ期碎石取石,8例术后复查KUB残存结石大于0.5cm,行ESWL治疗。全部病例随访2月时所有病例结石排净。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肾积水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房杰群杨江根肖克峰陈彤田素萍陈办成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积水
ALA-PDT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ALA-PDT不同处理参数对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为临床上探索皮肤鳞状细胞癌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在96孔板上培养SCL-1细胞,配置不同浓度的ALA培养液、不同的孵育时间,设定不同的功率密度以及光照时间,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株进行ALA-PDT处理[(633±5) nm的红光],用CCK-8法测定活细胞数量。结果在孵育时间固定在2h,ALA浓度范围为(1. 56×10^(-2)~5×10^(-1)) mg/mL时,ALA-PDT处理后SCL-1活细胞数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ALA浓度达2. 5×10^(-1)mg/mL时SCL-1活细胞数量降低不明显。在ALA浓度为6. 25×10^(-2)mg/mL,孵育30~180min时,SCL-1活细胞数量随着ALA孵育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当孵育时间达150min时SCL-1活细胞数量降低不明显。光照时间固定为16min,光照功率密度为20~80mW/cm^2时,随着功率密度增大SCL-1活细胞数量降低,当功率密度达60mW/cm^2趋于稳定。功率密度固定为20mW/cm^2,光照2~32min,SCL-1活细胞数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合适参数的ALA-PDT处理对SCL-1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其杀伤作用与ALA浓度、孵育时间、光照剂量有关。
姜彬陈办成于波杨丽丽刘小明陈廷婷叶庭路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活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