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萍

作品数:61 被引量:25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血小板
  • 17篇细胞
  • 13篇抗体
  • 9篇血液
  • 9篇病毒灭活
  • 7篇HPA-1
  • 6篇血型
  • 6篇光化学法
  • 5篇血小板抗原
  • 5篇亚甲蓝光化学...
  • 5篇试剂
  • 5篇试剂盒
  • 5篇输血
  • 5篇抗原
  • 5篇红细胞
  • 4篇血小板保存
  • 4篇血站
  • 4篇巨细胞
  • 4篇巨细胞病毒
  • 4篇跨膜

机构

  • 59篇上海市血液中...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作者

  • 61篇陆萍
  • 32篇凌冰
  • 20篇李睿书
  • 15篇刘达庄
  • 12篇朱慧君
  • 11篇黄宇闻
  • 10篇莫琴
  • 8篇朱自严
  • 8篇钱开诚
  • 8篇傅敏
  • 8篇包于勤
  • 7篇郑岚
  • 7篇许莉萍
  • 7篇王迅
  • 7篇王健莲
  • 6篇高峰
  • 5篇丁苏鄂
  • 4篇金丽
  • 4篇兰蓉
  • 3篇张晰

传媒

  • 16篇中国输血杂志
  • 5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2014中国...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评价血液成分中病毒的灭活效果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利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动物模型,评价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对血液成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将超离纯化的DHBV分别加入人血浆或人红细胞,经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将含不同基因组拷贝数DHBV的血浆成分经静脉感染1 d龄雏鸭。采用放射性核素核酸杂交法对血清中DHBV DNA进行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处理前、后人血浆及人红细胞中DHBV的半数感染计量(ID50)。结果结果显示加入DHBV的血浆在未经灭活处理前对1 d龄雏鸭的ID50值为103.33,而经病毒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10拷贝,灭活处理可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达6个Log;加入DHBV的红细胞灭活前ID50值为103.35,经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8.35拷贝,灭活处理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5个Log。结论利用DHBV感染动物模型,可以检测到少量病毒在自然感染宿主体内的感染性,可用于评判血液成分中病毒灭活方法的效果,亚甲蓝光化学处理对血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好于对红细胞中DNA病毒的灭活作用。
王文逸黄宇闻陆萍莫琴凌冰龙健儿韩小凌董生福瞿涤钱开诚
关键词:病毒灭活
组织血型抗原Le^(y)低表达的人巨核细胞系的建立和鉴定
2022年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血小板Le^(y)抗原差异化表达的人白血病巨核细胞系,为后续研究Le^(y)抗原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DAMI,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法确定Le^(y)抗原的表达量;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编码Le^(y)抗原合成相关的岩藻糖基转移酶(fucosyltransferase,FUT)基因的表达,确定候选敲除基因,用CRISPR/Cas 9敲除候选FUT基因,使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Le^(y)抗原低表达的细胞群,培养细胞并鉴定Le^(y)抗原的表达量。用活细胞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法监测细胞增殖。结果DAMI细胞上具有大量的Le^(y)抗原表达;FUT1和FUT4在DAMI中有相对较高的mRNA表达,可能对Le^(y)抗原的表达起关键作用;敲除FUT1后的DAMI细胞系Le^(y)抗原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与野生型细胞相比没有显著改变。结论Le^(y)抗原的生物合成涉及多种FUT基因,对其中主要的FUT进行基因敲除无法彻底阻断Le^(y)抗原的合成,只能降低Le^(y)抗原的表达,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FUT基因建立的稳转人白血病巨核细胞系,为研究Le^(y)抗原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和意义奠定了基础。
朱慧君马勤勤赵俸涌李勤陆萍
关键词:血小板功能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敲除
人血小板血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血小板血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23所示的引物,并记载有适当的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可用于对血小板血型抗原HPA1‑6、HPA15进行基因分型。本...
朱慧君陆萍傅敏李睿书
文献传递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被引量:24
1999年
1血小板输血的免疫学问题——血小板抗体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据报道,在多次输血的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中,30%~70%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和血小板输血紫癜(PTP)[1]。导致PTR主要有两大原因:①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多发生在脾肿大、发热、感染、...
刘达庄包于勤陆萍朱自严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输血
血小板血型抗体在母婴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应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1201例正常孕妇和52例早期流产患者的母婴免疫血小板同种抗体进行了研究,显示早期流产妇女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21.15%。显著高于正常孕妇(3.66%)及经产妇(1.37%)血小板抗体与早期流产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X^2=29.32,P<0.005)。血小板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G型,仅1例又有IgM型,以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HLA抗体并存者占人多数(54.54%)。在查出的55例血小板抗体阳性孕妇中有6例发生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NAITP),并证实HPA-5b(Br~α)抗体是引起我国NAITP的主要抗体。我们对其中3例抗体效价高于1:32的孕妇进行血浆党换治疗,有效地防止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早期流产的发生。
陈仁彪包于勤刘达庄丁苏鄂王健莲金丽陆萍陆震宇
关键词:流产紫癜新生儿
血站传染病标记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估项目进展
目的为了提高全国血站检验室的检验水平,确保供血及各类血液制品的质量。方法本室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合作,从1992年起开展了全国血站和单采浆点传染病标记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估项目, 每年开展2次质评活动,每次评估5个项目...
王迅郑岚许莉萍凌冰莫琴黄宇闻陆萍
文献传递
一种抗IgA抗体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IgA抗体检测试剂盒,由试剂和盒体构成,所述的试剂放置在盒体中,所述的试剂由样品稀释液、包被缓冲液、洗板液、封闭液、显色液、终止液、包被抗原、酶标二抗、抗IgA(+)标准品、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组成。本发明...
陆萍凌冰李睿书刘达庄
文献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NS5b和E区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在HCV感染追踪中的应用
王迅郑岚许莉萍黄宇闻陆萍莫琴凌冰高耀明吴为民高峰刘达庄
该研究自行设计了能扩增出包括HVR1和HVR2在内的全长包膜基因片段的引物,在其基础上不仅对11例不同型的HCV分离株进行了横断面的同源性分析,而且对3例干扰素治疗的病人进行了间隔时间为3个月,为期一年的动态随访观察,该...
关键词: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同源性分析HCV感染基因多态性
光学法检测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跨膜电位的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跨膜电位的方法,观察血小板在体外保存期间跨膜电位变化。方法使用电压敏感染料Di BAC4(3)对20(人)份血小板(20 m L/份)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在静息状态下和完全去极化时的荧光强度,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血小板跨膜电位,并利用此方法观察血小板在体外保存期间跨膜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 20人份新鲜血小板跨膜电位平均值为(-56±4)m V,CV=5.5%,与膜电位钳法得到的结果(-50-60)m V相似,保存1、3、5 d的血小板跨膜电位分别为(-56±4)、(-54±8)和(-46±6)m V,其中血小板跨膜电位在血小板保存1 d时明显高于5 d(P<0.05)。结论所建立起的方法用于测定血小板跨膜电位准确、可靠。
乔郑磊陆萍李睿书凌冰朱自严
关键词:血小板体外保存跨膜电位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
亚甲蓝光化学法对红细胞膜的损伤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亚甲蓝光化学法 ( MB-P)在红细胞制品病毒灭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 MB-P法 (光照时间 60 min,MB浓度 5μmol/L,光强度 3 .8× 1 0 4 lx)处理人红细胞悬液后 ,用不同方法测定红细胞溶血度、膜脆性、膜乙酰胆碱酯酶 ( Ach E)活性、膜蛋白浓度、膜脂质流动性、膜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 ( MDA)、2 ,3 -DPG和 ATP含量。结果  MB-P法对人红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损伤效应与 MB的浓度和光照时间有关。结论  MB-P引起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主要是 1 O2
陆萍凌冰兰蓉钱开诚
关键词:亚甲蓝光化学法红细胞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