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立秋

作品数:71 被引量:448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7篇成像
  • 35篇磁共振
  • 18篇磁共振成像
  • 13篇血管
  • 9篇扩散
  • 7篇血管成像
  • 7篇肝脏
  • 7篇病变
  • 7篇磁共振血管
  • 6篇动脉
  • 6篇造影
  • 6篇纤维化
  • 6篇纤维化分期
  • 5篇血管造影
  • 5篇张量成像
  • 5篇肿瘤
  • 4篇弹性成像
  • 4篇影像
  • 4篇射频
  • 4篇射频消融

机构

  • 54篇北京大学深圳...
  • 8篇深圳市南山区...
  • 7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北京大学第六...
  • 4篇香港大学深圳...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西门子(深圳...

作者

  • 69篇邹立秋
  • 39篇刘鹏程
  • 24篇冯飞
  • 18篇江锦赵
  • 14篇赵艳
  • 11篇刘汉桥
  • 10篇言伟强
  • 10篇袁知东
  • 9篇戚玉龙
  • 8篇刘远健
  • 8篇杜端明
  • 7篇谢敬霞
  • 6篇王成林
  • 6篇高文清
  • 6篇阮继银
  • 6篇江国银
  • 5篇黄嵘
  • 5篇刘晓怡
  • 5篇郭学军
  • 4篇裴新龙

传媒

  • 8篇放射学实践
  • 8篇临床放射学杂...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6篇罕少疾病杂志
  • 3篇中国CT和M...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接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直接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的直接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的成像资料,其中17例的MRI资料与超声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24例中4例为阴性,2例为单纯浅静脉曲张,18例为深静脉血栓;与超声对照,17例MRI下肢静脉造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93.8%。结论应用直接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的方法显示深静脉是可行的,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邹立秋冯飞杜端明江锦赵刘鹏程谢敬霞
关键词:静脉造影超声检查静脉血栓形成
探讨血供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中同侧血供增加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21例乳腺摄影、超声或临床体检有乳腺病变患者的MRI资料。在最大强度投影(MIP)图像上,记录患侧乳腺血管的数目、直径、长度和可见性。根据Sardanelli血供评分,分为四个等级,即0~3分,分别代表乳腺乏血供或低血供(0分)、低血供(1分)、中等血供(2分)及高血供(3分);2~3分均被认为乳腺血供增加,与同侧乳腺癌相关。以病理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侧乳腺的血供差异。结果 21例患者MRI发现22个病灶,病理提示8个良性病变,14个恶性病变。良、恶性病变侧乳腺的血管平均数目±标准差分别为2.5±1.6、4.1±1.8(P<0.05);良、恶性病变侧乳腺的血供评分±标准差分别为2.0±0.8、2.5±0.5(P>0.05)。结论良、恶性病变侧乳腺的血管平均数目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血供评分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因此Sardanelli血供评分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王海丽刘鹏程韦伟冯飞刘汉桥方玲邹立秋黄嵘刘晓杰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成像
螺旋CT三维重建临床应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
2004年
目的开发出一套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介绍螺旋CT三维重建的技术,演示三维重建的图像和动画。材料和方法组建局域网络,将螺旋CT机和专业的图形工作站上的原始图像传输到普通微机上,再进行图像处理和软件编程,将美国GE公司HispeedCT/i螺旋CT的各项三维重建技术,在文字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图像、视频、三维动画和音乐等媒体,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软件。结果制作完成一套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经浙江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和浙江省卫生学校影像专业的学生教学使用,效果满意。结论在普通微机上生动地再现专业图形工作站上的三维图像及动画效果,能弥补常规教材在图像、动画、视频、音乐等方面的缺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朱碧波张峭巍邹立秋
关键词:螺旋CT多媒体教学软件三维图像
磁共振俯卧位检查体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共振俯卧位检查体部固定装置,由底板、绑带、U型头枕和供热装置组成,绑带的一端固定于底板的侧边,绑带的另一端设有卡扣,底板远离绑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卡装卡扣的卡槽,U型头枕横置固定于底板表面的一端,底板设...
沈比先邹立秋
文献传递
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实质损害的MRI影像学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在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合并脑实质损害的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3年5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38例CVST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经临床资料及随访证实,所有病例均作常规MRI的T_1WI、T_2WI序列及MRV,MRV采用三维对比增强法,分析、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实质损害的MRI表现。结果本组38例经MRI及MRV检查均提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存在,14例患者并发脑实质损害,其中脑梗塞9例,脑出血5例。结论 MRI可显示脑静脉窦血栓直接征象,同时能较好的显示脑梗塞、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综合应用常规T_1WI、T_2WI序列及MRV可无创诊断CVST,同时为CVST的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单慧明刘鹏程邹立秋黄嵘言伟强江锦赵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脑梗塞磁共振静脉成像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脑小血管病变的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的脑部小血管病变的磁共振表现,探讨SAS的脑小血管病变的特点。材料与方法纳入打鼾患者93例,行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ghy,PSG)监测并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将所有对象分为非SAS组(n=27)、轻度SAS组(n=23)、中度SAS组(n=24)和重度SAS组(n=19)等4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头MRI检查,取得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皮层下深部白质高信号(subcortical 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SDWMH)及脑室旁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y,PVH)的结果,采用RXC表卡方检验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SBI、SDWMH及PVH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BI、SDWMH及PVH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SAS逐渐加重,SBI、SDWMH与PVH均表现出相应增加的趋势(P均<0.05);AHI是SBI、SDWMH及PVH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1.112(95%CI 1.053~1.174,R^2=0.387,χ~2=29.009,P<0.001)、1.048(95%CI 1.018~1.080,R^2=0.193,χ~2=13.056,P<0.001)及1.043(95%CI 1.015~1.073,R^2=0.184,χ~2=10.526,P=0.001);SAS的脑小血管相关损害主要发生在基底节(占SBI总数的31%),非SAS患者的相关病灶主要见于额顶叶皮质(占SBI总数的41%)。结论随着SAS逐渐加重,SBI、SDWMH与PVH均表现出相应增加的趋势,AHI是SBI、SDWMH及PVH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SAS的脑小血管相关损害主要发生在基底节。
杨琳邹立秋王娘娣戚玉龙郑绮雯于兰芳王凤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螺旋CT结肠成像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1
2001年
本文重点介绍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并对其诊断应用价值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邹立秋
关键词:结肠息肉螺旋CT结肠成像
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基于血流敏感散相的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的非增强磁共振技术(FSD-bSSFP NC-MRA,FSD-bSSF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FSD-bSSFP序列及增强MRA成像(CE-MRA)进行手部血管成像。由2名5年以上MRI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测量两种成像方式获得手部动脉血管影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静脉污染及手部动脉及分支显示情况进行评分。结果:入组病例17例。FSD-bSSFP序列SNR高于CE-MRA(t=3.707,P<0.05),FSD-bSSFP序列与CE-MRA显示手部血管成像CNR无显著性差异(t=0.600,P>0.05);FSD-bSSFP序列动脉图像质量评分高于CE-MRA(Z=-2.271,P<0.05),静脉污染程度低于CE-MRA(Z=-2.722,P<0.05),动脉分支显示评分无统计学差异(Z=-1.027,P>0.05)。结论:FSD-bSSFP技术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手部血管成像,避免对比剂对肾脏的潜在损害。
田鑫石桥冯飞戚玉龙邹立秋刘新刘鹏程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关节炎类风湿
非增强MRA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基于血流敏感散相(FSD)和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技术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常规下肢动脉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之前进行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MRA),扫描范围为双侧小腿,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3个节段。选取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共同评价NC-MRA的图像质量和下肢动脉在CE-MRA上有显著性狭窄(≥50%)的节段。另选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在不知道CE-MRA结果的情况下,分别在NC-MRA上诊断有显著性狭窄的血管。以CE-MRA为对照,计算NC-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NC-MRA和CE-MRA检查。42例患者共获取249个动脉节段,其中NC-MRA有243个动脉节段(98%)的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NC-MRA图像的静脉污染和软组织伪影较CE-MRA多,但这些伪影对诊断无明显影响。243个动脉节段中CE-MRA共显示87个显著性狭窄,其中NC-MRA观察者1和2对这些狭窄高估分别有5个和4个,低估分别有8个和5个。NC-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08%、96.81%、94.17%、96.21%和95.48%。两名医生NC-MRA的诊断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1)。结论:基于FSD和SSFP技术的NC-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对诊断下肢动脉50%以上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上可以作为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对比剂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成像的替代检查方法。
刘晓怡邹立秋刘新冯飞戚玉龙张帆高文清郭红敏刘鹏程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糖尿病糖尿病血管病变磁共振成像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静脉系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评价3D-CEMRA技术对颅内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受检者(30例为静脉窦正常,15例为静脉窦血栓)分别行斜矢状位2D-TOF、矢状位3D-CEMRA扫描,之后,将二者的原始数据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对二者显示的各级静脉分支进行分级,并比较二者的原始图像和MIP图像上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显示颅内各级静脉分支3D-CEMRA明显优于2DTOF(P<0.05),对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15/15)结论3D-CEMRA是一种显示颅内静脉系统及静脉窦血栓较好的扫描方法。
冯飞邹立秋刘汉桥田鑫戚玉龙赵艳刘鹏程
关键词:颅脑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静脉窦血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