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端明

作品数:90 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0篇介入
  • 19篇栓塞
  • 14篇动脉
  • 14篇肿瘤
  • 13篇肝癌
  • 12篇成像
  • 11篇消融
  • 11篇介入治疗
  • 11篇磁共振
  • 10篇磁共振成像
  • 9篇血管
  • 9篇静脉
  • 9篇肝脏
  • 8篇影像
  • 8篇造影
  • 8篇射频
  • 8篇射频消融
  • 7篇术后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造影术

机构

  • 70篇北京大学深圳...
  • 23篇深圳市第二人...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汕头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孙逸仙...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9篇杜端明
  • 54篇刘鹏程
  • 41篇陈在中
  • 21篇余宏建
  • 9篇刘汉桥
  • 8篇冯飞
  • 8篇吴育民
  • 8篇邹立秋
  • 8篇方玲
  • 7篇黄嵘
  • 7篇刘春霖
  • 7篇江锦赵
  • 7篇梅雀林
  • 6篇吴鸣
  • 6篇阮继银
  • 6篇戴鲁平
  • 6篇赵艳
  • 6篇邹英华
  • 5篇邱水波
  • 5篇杨伟洪

传媒

  • 8篇放射学实践
  • 6篇中国介入影像...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4篇深圳中西医结...
  • 4篇基层医学论坛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江西医药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14篇2007
  • 15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接CEMRA在诊断髂静脉阻塞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评价直接CEMRA在诊断髂静脉阻塞中的作用。方法 :对 7例髂静脉阻塞病变患者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总结直接CEMRA对髂静脉及其侧支的显示结果。结果 :CEMRA的原始图像及MIP均清楚显示髂静脉的狭窄、阻塞。 7例均清晰显示侧支循环 ,显示左侧髂静脉全程闭塞 4例 ,部分阻塞 2例 ,狭窄 1例。结论 :直接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显示髂静脉阻塞性病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在中冯飞刘汉桥杜端明方玲黄嵘赵艳刘鹏程
关键词:血栓磁共振成像
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前CT的诊断价值(附9例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行支架置入术前CT检查的诊断价值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支架置入术及CT影像资料,分析术前CT对支架置入术的指导作用及手术对CT的诊断要求。结果: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前行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可较准确地反映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内膜裂口、周围脏器血供等情况。根据术前CT诊断信息设计手术,8例手术成功,1例术中发现病情发展而中止手术。结论:CT可较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并为支架置入术提供重要信息。
阮继银刘鹏程刘晓杰江锦赵余宏建杜端明陈在中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诊断阻塞性和扩张性胰胆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西门子symphony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 ,对 72例胰胆管系统疾病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MRI和MRCP成像 ,其中病变组 2 2例进行Gd DTPA动态增强。分析图像 ,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和超声、CT等其它影像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MRCP能清晰显示正常胰胆管树的结构 ,能直观显示胰胆管扩张和梗阻的部位、形态、范围。检出率和定位率为 94.3 % ,定性率为 85 .7%。MRI图像能帮助定性诊断。结论 :M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胆管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与MRI结合 。
黄嵘刘鹏程方玲杜端明陈在中赵艳刘汉桥冯飞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MRI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磁共振诊断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早期诊断及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或经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ANFH37个部位。其中Ⅱ期21个,表现为骨疏松、骨硬化或囊状透亮区;Ⅲ期7个,股骨头轻度变形或塌陷,其内见骨质囊状破坏、骨质增生、硬化;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关节间隙狭窄。MRI检查发现ANFH43个部位,Ⅰ期6个,见股骨头双线征;Ⅱ期20个,表现为股骨头内带状或散在的斑点状、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或广泛的不规则的混杂信号影;Ⅲ期8个,为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影,周围伴长T1、短T2环状信号影;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其内见大片长T1、长T2信号影及周围硬化环,关节间隙狭窄。对X线和MRI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率进行卡方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并准确分期,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邹立秋刘鹏程杜端明刘汉桥高文清陈在中黄嵘方玲赵艳冯飞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放射摄影术
DSA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颌面部大面积静脉畸形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颌面部大面积静脉畸形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21岁,从11岁38岁。治疗前5例MRI检查,2例巨大病变行MRA检查,其中1例行三维CT...
杨宏宇罗娟黄晓斌杨辉峻杜端明孙顺涛储眉
关键词:颌面部静脉畸形无水乙醇经皮注射治疗DSA引导
文献传递
125I粒子植入在肝组织运用中的实验评估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肝脏应用中的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皮肝植入放射活性为37MBq的125I粒子2粒,对照组肝脏内植入无表面活性的空心粒源2粒。粒子植入后4周,处死动物...
刘鹏程梅雀林杜端明陈在中
关键词:组织间植入肝脏毒性
文献传递
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影像学表现。方法22例CPSF患儿(2例新生儿),接受平扫及增强CT(n=20)、平扫及增强MR(n=2)及X线造影(n=3),其中2例先后接受CT及MR检查,1例先后接受CT及X线造影。结果22例中,CPSF位于左侧21例、右侧1例。新生儿CPSF以颈部含气囊性包块伴气管受压、变形、狭窄为特征性CT、MRI表现。儿童CPSF的主要CT和MRI表现为梨状窝变小,甲状腺变形、肿大、密度减低,甲状腺上极气泡征等;X线造影可见经梨状窝延伸的瘘道或瘘管影。结论小儿CPSF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徐守军干芸根杨春兰杜端明言伟强刘龙平卢宁赵彩蕾罗娜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磁共振成像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后HepG2细胞的ATM磷酸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讨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下HepG2细胞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磷酸化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技术检测持续低剂量率(8.28 cGy/h)照射下HepG2细胞ATM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采用集落形成法观察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持续低剂量率照射30min后,ATM即已发生磷酸化,持续照射6h时,ATM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最多,以后逐渐减弱。使用Wortmannin抑制ATM磷酸化后,降低了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下肝癌细胞的存活分数。结论 在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中后期ATM磷酸化减弱,提示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具有增加HepG2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潜能。
梅雀林杨建勇李彦豪杜端明陈在中刘鹏程
关键词:Γ辐射肝癌细胞增殖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患者生存状态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心理状态的分析,讨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状况。
胡红蕾杜端明吴鸣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心理护理
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绒毛膜癌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绒毛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静脉化疗无效的绒毛膜癌患者经盆腔动脉插管灌注5-氟尿嘧啶和更生霉素行肿瘤化疗和明胶海绵肿瘤血管栓塞。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变化情况,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3例患者治愈,其中,有2例保留生育能力,3例病灶稳定,随访无复发。结论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绒毛膜癌的有效手段,化疗副反应小,安全可靠,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尤其适用于静脉化疗无效的患者。
余宏建刘鹏程杜端明陈在中
关键词:绒毛膜癌化疗栓塞介入治疗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