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越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豆酱
  • 3篇发酵
  • 2篇自然发酵
  • 2篇微生物
  • 2篇鲜味
  • 2篇响应面
  • 1篇油麦菜
  • 1篇增鲜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杀菌
  • 1篇杀菌工艺
  • 1篇生物发酵
  • 1篇生物合成
  • 1篇培养基优化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转录组学
  • 1篇滋味
  • 1篇组学技术
  • 1篇微生物多样性

机构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烟台欣和企业...

作者

  • 8篇赵越
  • 6篇乌日娜
  • 5篇武俊瑞
  • 3篇赵悦
  • 1篇张佰清
  • 1篇尤升波
  • 1篇梁婧婧
  • 1篇谢宏
  • 1篇陈旭
  • 1篇姜静

传媒

  • 2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未来食品科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对豆酱中活菌群落分析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2020年
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建立分析自然发酵豆酱中活菌群落的方法,并对比分析豆酱在发酵初期和末期的活菌群落结构及功能。通过比较,确立在4℃、8000 r/min离心5 min后弃上清液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其所提取的RNA质量浓度、纯度和总量更高。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细菌在酱醪发酵阶段起主导作用,主要的细菌属为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真菌仅在发酵初期有一定丰度,发酵末期时丰度很低。菌群功能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代谢,且大多富集在发酵末期。研究结果在物种和功能层面上具有一致性,为揭示豆酱发酵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微生物和优良发酵菌种的选育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支持。
安飞宇武俊瑞尤升波解梦汐陈旭赵越包海燕乌日娜
关键词:豆酱活菌功能注释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人参籽油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该研究以人参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人参籽油。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萃取人参籽油工艺参数条件,并测定人参籽油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夹带剂用量10%优化工艺条件下,人参籽油得率为48.90%。经检测,人参籽油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占99%以上,其中油酸含量极高,可达94.70%。
谢宏赵越梁婧婧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脂肪酸组成
鲜味肽呈鲜机制及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2022年
鲜味肽作为备受关注的鲜味物质之一,是一种从食物中提取或经氨基酸合成得到的具有鲜味特性的小分子肽,具有良好的呈鲜及提升整体味感的作用。与氨基酸、5-肌苷酸钠(disodium inosine-5'-monophosphate,IMP)和5'-鸟苷酸钠(disodium guanosine 5'-monophosphate,GMP)等其它鲜味物质相比,鲜味肽具有高渗作用低、生物利用度高、呈味能力强、吸收速率快、保留时间长等特点。目前有多种制备鲜味肽的方法,如提取法、化学合成法、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等。其中生物合成法正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鲜味肽的来源、呈味特性、构效关系及其生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通过合成生物学生产鲜味肽的优势和挑战,以期为生物技术在鲜味肽生产上的综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赵悦安飞宇曹恺欣潘国杨武俊瑞赵越赵越
关键词:构效关系生物合成微生物发酵
自然发酵豆酱的滋味特性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为探究自然发酵豆酱的滋味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采用第2代测序技术及电子舌分析自然发酵豆酱在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与滋味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豆酱发酵过程中主要形成鲜味、咸味及复合滋味,而酸味、苦味和涩味的成分较少。主成分分析表明,豆酱在不同发酵阶段滋味品质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9.54%,即:第1主成分中的后味-A、丰度和咸味呈负相关,后味-B、鲜味和苦味呈正相关;第2主成分酸味和涩味呈正相关。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在门水平上,优势细菌为厚壁菌门,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在属水平上,主要细菌为乳杆菌属和四联球菌属,主要真菌为青霉菌属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属。对豆酱发酵过程中滋味特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相同风味也可由不同菌群代谢产生。
安飞宇姜静武俊瑞赵越张妍穆德伦乌日娜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自然发酵豆酱中嗜盐四联球菌的分离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以采集自不同地区的14份自然发酵豆酱为试材,对其中的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进行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同时进一步探讨优良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增殖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得到10株嗜盐四联球菌。其中,嗜盐四联球菌YSJ-5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及抑菌特性,其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NaCl含量5%、培养温度33℃、初始pH值8.0。在此最适培养条件下,最适增殖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70%,蛋白胨2.36%,黄豆浆4.41%,嗜盐四联球菌YSJ-5的活菌数为2.20×109CFU/mL。
姜锦惠赵悦李盈烁魏丽丽赵越杨雪萌潘国杨乌日娜
关键词:培养基优化
嗜盐四联球菌SNTH-1产多肽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呈味、抗氧化特性
2022年
该研究以产多肽能力较强的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SNTH-1为试验菌株,大豆蛋白为发酵基质,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其产多肽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呈味及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嗜盐四联球菌SNTH-1产多肽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时间40 h、盐度5.2%、发酵温度37℃、接种量3%、初始pH值8.1,在此优化条件下,多肽含量为(32.96±0.02)mg/mL。菌株SNTH-1所产多肽的鲜味、厚味、甜味、咸味、苦味的风味强度较优化前有所提高,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0.22 mg/mL。
马媛媛安飞宇曹恺欣赵越武俊瑞武俊瑞乌日娜
关键词:多肽发酵条件响应面优化
脉冲强光对鲜切油麦菜杀菌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以油麦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选取输入电压、照射次数、照射距离为响应因素,杀菌率为响应值,研究脉冲强光对鲜切油麦菜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输入电压2 500 V、照射次数30次、照射距离9.4 cm时,脉冲强光对鲜切油麦菜表面杀菌效果最佳,杀菌率可达到99.78%。并且,脉冲强光杀菌处理对油麦菜切片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性质没有显著影响。
张佰清赵越
关键词:脉冲强光响应面法
传统发酵豆酱中嗜盐四联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增鲜菌株筛选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获得高产鲜味肽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优良菌株,从辽宁省7个不同地区的96份自然发酵豆酱样品中分离出嗜盐四联球菌疑似菌株83株,通过提取各菌株DNA、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对比分析,其中47株菌为嗜盐四联球菌,分别测定47株菌的产多肽能力、产γ-谷氨酰转肽酶能力、产蛋白酶能力、电子舌风味值分析等指标,结合因子分析以及因子得分综合评价,筛选得到LY9-1产鲜味肽潜力最佳,通过电子舌结果也证明,LY9-1发酵液鲜味值最高,为15.05±0.02,产蛋白酶活力高达(85.45±0.03)U/mL,产γ-谷氨酰转肽酶能力(44.23±0.03)U/mL,产多肽(17.55±0.13)mg/mL,推测该菌株具有较强的增鲜潜力,可为进一步研究增鲜机理以及在发酵食品增鲜中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潘国杨安飞宇曹恺欣刘进昌赵越赵悦徐菁雯王雨生马媛媛武俊瑞乌日娜
关键词:豆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