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君

作品数:31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教学
  • 8篇胚胎
  • 8篇胚胎学
  • 8篇组织学与胚胎...
  • 7篇基因
  • 5篇实验教学
  • 5篇细胞
  • 5篇病理
  • 4篇肿瘤
  • 4篇介导
  • 4篇基因治疗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
  • 4篇病理学
  • 3篇青年
  • 3篇青年教师
  • 3篇小鼠
  • 3篇教师
  • 3篇教学模式
  • 3篇肝癌

机构

  • 22篇皖南医学院
  • 8篇吉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30篇王健君
  • 16篇李晓敏
  • 12篇彭彦霄
  • 10篇钟树志
  • 7篇王琳
  • 6篇李艳茹
  • 6篇李晓敏
  • 6篇季娜
  • 5篇张海英
  • 4篇吴敏
  • 4篇卢林明
  • 3篇李玉磊
  • 2篇周芳芳
  • 2篇黄小梅
  • 2篇许增祥
  • 2篇何雷
  • 1篇李玉林
  • 1篇王文军
  • 1篇朱晓群
  • 1篇伍雪芳

传媒

  • 5篇基础医学教育
  • 4篇中国组织化学...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考试方式改革效果和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实验课是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实验考试是了解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实验考试方式已经不能在知识的掌握方面全面地考查学生,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教研室对实验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尝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王健君钟树志彭彦霄伍雪芳李玉磊李晓敏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考试改革
白细胞介素12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具有强大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之一,其重组蛋白可以明显延缓肿瘤的生长,但半衰期短和毒副作用大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以IL-12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不仅可以延长IL-12蛋白在体内的表达时间,提高疗效,而且可以降低其毒副作用,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健君王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肝肿瘤基因治疗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立体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0年
目的通过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来推动教学改革、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访谈等多种方法构建各级评价指标,然后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排序法和经验法等分配各指标权重。结果形成了包括师德评价、学生评教、同行共同体评价、教师自主评价四部分的立体评价体系。结论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校准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规范严谨的操作和相应的制度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彭彦霄王健君石蕾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组织学与胚胎学慕课的建设和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对提高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为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提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外的自学和复习工具,更有利于牢固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相关知识,为继续学习后续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研室基于慕课教学平台加强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建设,通过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慕课教学,旨在全面提升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质量,对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健君李晓敏钟树志彭彦霄石蕾吴敏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
长链非编码RNA CASC1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ASC1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对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ASC1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检测CASC19在5株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小干扰RNA下调结直肠癌细胞中CASC19的表达,应用Transwell实验研究CASC19对结直肠癌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结果 CASC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27,P<0.000 1),其高表达与肿瘤的转移相关(P=0.044);下调CASC19的表达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ASC1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CASC19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分化无相关性,而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提示CASC19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转移。
王健君李晓敏何雷钟树志彭彦霄季娜
关键词:结直肠癌迁移长链非编码RNA
Leguma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人大肠癌组织中天冬酰胺内肽酶(Leguma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制备包含69例大肠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癌旁组织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egumain的表达,分析Legumain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应用RT-q PCR检测16对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Leguma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Legumain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gumain高表达与肿瘤的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Legumain人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侵袭及转移。
王健君李晓敏何雷周芳芳许增祥钟树志
关键词:大肠癌LEGUMAIN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讨论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被引量:11
2015年
通过开设临床病理讨论选修课,作为病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第二课堂,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了病理学理论知识和观察疾病的病理变化之后,进入第二课堂对具体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综合运用以病理学知识为主的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病理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促进了师生交流。根据教学实践,分别从临床病理讨论课教学的必要性、教学过程、注意事项及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
李晓敏王健君黄小梅朱晓群卢林明
关键词:病理学选修课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新路径的探讨与实施被引量:3
2022年
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新常态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趋势,是高校师生教与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模块化、学习资源开放性,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等[1]。“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组合,而是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与线下学习充分融合,带来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变革的新的教学范式[2]。
彭彦霄季娜王健君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混合式教学
水流动力学注射介导的IL-12基因对小鼠恶性腹水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应用水流动力学注射基因转移法转移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观察其对小鼠恶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小鼠腹腔注射H22肿瘤细胞建立恶性腹水模型。将小鼠分为3组,接种后第3天通过水流动力学注射方法分别注射质粒pCMV-mIL-12、pCMVβ和生理盐水(NaCl)进行治疗。治疗后一定时间点取血检测血清中IL-12、干扰素-γ(IFN-γ)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注射后第14天各组分别处死3只小鼠,测量腹水体积,腹水细胞进行HE和AO/EB染色。其余小鼠用于观察生存期。结果:与只注射pCMVβ或生理盐水的小鼠相比,接受pCMV-mIL-12治疗的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且小鼠血清中IL-12、IFN-γ和NO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小鼠腹水中有活力的肿瘤细胞明显减少(P<0.01),凋亡的细胞增多(P<0.01)。结论:水流动力学注射介导的IL-12基因表达减少了恶性腹水小鼠的血性腹水生成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延长了小鼠生存期。
王健君李艳茹李晓敏张海英王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基因疗法腹水
提高青年教师病理学教学质量的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随着高校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上高校讲台,青年教师能否快速稳定地提高教学水平,是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病理学学科特点及工作实践,从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教学反馈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旨在与青年教师同行们交流共勉,共同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李晓敏王健君
关键词:病理学青年教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