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根炳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丹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在Siewer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在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近端胃切除术的45例SiewertⅡ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组(双通道组,15例)和食管残胃吻合术组(单通道组,30例)。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简要步骤:行空肠-食管残端端侧吻合(第一吻合口),关闭空肠残端;行残胃大弯侧与空肠侧侧吻合(第二吻合口),关闭残胃断端;行近端空肠与远端空肠侧侧吻合(第三吻合口),关闭空肠残端。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0.05)。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相比单通道组,双通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首次通气时间较短,胃管引流液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通道组比较,双通道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反酸、烧心、反流性食管炎以及餐后胀痛感)的概率较低,单次进食量增加,营养学指标较高(体质量增加量、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是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行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可行术式,具有减轻术后消化系统症状,增加患者单次进食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张志宇毛晓俊姜根炳缪刚刚魏彪邓延祥冷剑飞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
- 经腹腔镜大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2年
- 目的:研究分析经腹腔镜大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9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组,参照组给予腹腔镜传统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对比干预后的手术指标、并发症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手术指标方面,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为(3.26±0.81)h、进食时间为(3.15±0.37)h、出血量为(56.53±4.66)m L、住院时间为(8.49±2.51)d、拔管时间为(8.59±0.66)h,参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4.57±1.29)h、进食时间为(4.58±1.48)h、出血量为(157.76±19.08)m L、住院时间为(13.61±3.43)d、拔管时间为(13.46±1.23)h,研究组手术指标显著较优。并发症发生方面,研究组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参照组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1例患者发生肿瘤残余、2例患者发生腹腔出血、1例患者发生感染、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研究组和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方面,干预后,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为(90.87±3.4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90.88±3.41)分、物质生活评分为(90.38±3.56)分、心理功能评分为(90.45±3.44)分,参照组躯体功能评分为(75.48±2.2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6.34±2.45)分、物质生活评分为(75.42±2.6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75.46±2.17)分,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94.74%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78.95%的满意度(P<0.05)。结论:临床对大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术,患者手术指标显著改善,患者并发症显著减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 姜根炳
- 关键词:腹腔镜
-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类型、手术季节、手术时间、预防用药情况等。分析切口感染病原菌类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150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80例,感染发生率为53.33%;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0株(64.29%),革兰阳性菌40株(28.57%),真菌10株(7.14%)。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肿瘤类型、预防用药、手术时间、手术季节、切口类型、住院时间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该加强胃肠道恶性肿瘤、高龄患者的护理力度,积极防治切口感染,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 姜根炳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 腹腔镜经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与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和中间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丹阳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路径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间入路(对照组)和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研究组),各30例。对比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和术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癌胚抗原、癌抗原-1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肠系膜上动脉优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能改善临床指标、抑制肿瘤标志物,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增加手术治疗效果。
- 姜根炳毛晓俊冷剑飞
- 关键词:中间入路安全性
- Nectin-4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nectin-4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胃黏膜组织中nectin-4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nectin-4及EMT标志物在12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靶向nectin-4干扰RNA序列并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SGC7901细胞中的nectin-4及EMT标志物表达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nectin-4对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Nectin-4、Snail及波形蛋白(viment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P<0.05或P<0.01)。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低于癌旁胃黏膜组织(P<0.01)。Nectin-4表达与胃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nectin-4表达与Snail、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42、0.357,P<0.01),而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481,P<0.01)。干扰nectin-4表达后,SGC790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上调,Snail及vimentin表达下调(P<0.05),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P<0.05)。结论 Nectin-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诱导EMT的发生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 姜根炳李俊生毛须平
- 关键词:胃癌上皮型钙黏蛋白SNAIL波形蛋白
-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对早期胃癌患者康复情况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PGDT)对早期胃癌患者康复情况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胃切除Roux-en-Y空肠吻合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PGDT.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首次进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胃动素(MTL)、生长抑制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MTL、S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VIP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Hb、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PGDT治疗的价值较高,可缩短进食及住院时间,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营养状况,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姜根炳张志宇魏彪
- 关键词:早期胃癌康复情况营养状态
- 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根治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胃肠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姜根炳毛晓俊邓延祥魏彪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
- 60例急性胃穿孔的诊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急性胃穿孔诊疗的临床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指导。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病症产生原因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入手讨论其有效性以及发现术中及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果修补术并发症发生比例为15.5%;切除术并发症比例为6.7%。总体治愈率为98.3%。结论切除术并发症明显低于修补术。通过对围术期护理的加强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以及复发的几率,切除术需慎用。
- 姜根炳
-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修补术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