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多系统
  • 1篇多系统损害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增多
  • 1篇血性
  • 1篇夜间睡眠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元
  • 1篇运动神经元病
  • 1篇造影剂
  • 1篇造影剂渗漏
  • 1篇神经元
  • 1篇渗漏
  • 1篇睡眠
  • 1篇取栓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陈加俊
  • 4篇高鹤铭
  • 2篇韩莹莹
  • 1篇袁雪涛
  • 1篇桑秋凌
  • 1篇孙亚娟
  • 1篇马雯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癫痫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后造影剂渗漏合并出血转化二例报告及文献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一项国际性、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Solotaire支架取栓术再通率可达79%,高于动脉或静脉溶栓。支架取栓术主要方法是通过导管将支架置于狭窄处,覆盖血栓并将其取出,打通闭塞血管,快速恢复血运,与传统的动脉溶栓或静脉溶栓相比,避免了药物引起的颅内出血,是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一大进步。但是,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依然是血管内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与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渗漏在头颅CT上均表现为高密度影,二者亦可同时存在,临床上如何区分二者决定着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但对于此问题却很少有文献报道,本文主要从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后造影剂渗漏合并HT患者入手,分析支架取栓后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影像学表现及如何与脑梗死后HT区分。
庞随随陈加俊孙大华韩莹莹高鹤铭齐心畅孙亚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造影剂渗漏出血转化取栓术血管内治疗
连枷臂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6年
目的:分析1例连枷臂综合征(FA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患者入院后行神经系统检查,同时行头颅、颈椎及腰椎MRI和肌电图检查,临床诊断为FAS,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同时与国内外多例关于FAS的病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后确诊为FAS,经对症治疗后病情持续进展,且上肢病变明显重于下肢,于出院后9个月因痰阻气道死亡。结论:当患者表现为双上肢近端为主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萎缩,经肌电图和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时,应首先考虑患FAS的可能。
王思鉴陈加俊齐心畅高鹤铭庞随随桑秋凌
关键词:连枷臂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影像学肌电图
POEMS综合征误为单纯淋巴结肿大1例被引量:1
2017年
POEMS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克隆性浆细胞疾病,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增大、内分泌紊乱、M蛋白升高和皮肤色素沉着,其他伴随症状包括硬化性骨病变、Castleman病、视乳头水肿、外周性水肿、腹腔及盆腔积液、血小板增多、杵状指(趾)等([1,2])。本病临床上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
高鹤铭陈加俊马雯韩莹莹庞随随齐心畅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外周性骨病变杵状指多系统损害血小板增多
以自主神经发作为主伴夜间睡眠行为异常的一例分析
2017年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根据癫痫的部位和传导速度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仅凭临床表现及病史难以确诊。其中因额叶的神经结构及功能较为复杂,且额叶癫痫的常规脑电图(EEG)阳性率较低,因此,视频脑电(VEEG)监测常被用来协助诊断。额叶癫痫可表现为自主神经症状,并多于睡眠期发作。
齐心畅陈加俊高鹤铭庞随随袁雪涛
关键词:自主神经额叶癫痫VEE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