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禹弘

作品数:2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衰竭
  • 10篇肝衰
  • 10篇肝衰竭
  • 9篇疗效
  • 6篇肝炎
  • 5篇血浆
  • 5篇血浆置换
  • 5篇药物性
  • 4篇血浆置换治疗
  • 4篇预后
  • 4篇疗效评估
  • 4篇病毒
  • 3篇药物性肝衰竭
  • 3篇乙型
  • 3篇人工肝
  • 3篇人工肝支持
  • 3篇人工肝支持系...
  • 3篇人工肝支持系...
  • 3篇人工肝支持治...
  • 3篇慢性

机构

  • 20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禹弘
  • 17篇戴炜
  • 12篇邬明
  • 11篇王东
  • 7篇胡敏冬
  • 6篇朱质斌
  • 6篇岳建荣
  • 5篇余卫业
  • 4篇李炜
  • 4篇袁静
  • 3篇唐蔚
  • 3篇赖慧仪
  • 3篇钟菊珍
  • 2篇陈军
  • 2篇赵琦
  • 1篇温淑娟
  • 1篇蒋金艳
  • 1篇周荣
  • 1篇乐晓华
  • 1篇周伯平

传媒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肝脏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一次全国中...
  • 1篇第6届全国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及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比较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olecularadsorbentrecirculatingsystem ,MARS)及血浆置换 (plasmaexchange ,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 80例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 ,MARS组 60例、PE组 3 0 0例及MARS +PE组 2 0例。比较三组的治愈好转率、肝性脑病的改善、血清胆红素 (S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的变化。结果  3 80例患者总的治愈好转率为 48 9% ( 186/3 80 ) ,其中MARS组 5 8% ( 3 5 /60 ) ,PE组 46% ( 13 8/3 0 0 ) ,MARS +PE组 64 %( 13 /2 0 ) ;67例并发肝性脑病者中 ,18例应用MARS治疗后 5例神志转清、7例神志改善、6例无效 ,有效率 67% ;49例应用PE治疗后 11例神志转清、16例神志改善、2 2例无效 ,有效率 5 5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结束及 2天后SBIL较治疗前下降 :MARS组为 2 9%及 2 1%、PE组为 3 7%及 19% ;治疗结束时PTA∶MARS组无明显变化 ,PE组则平均提高 2 0 % ,但 2天后复查又接近治疗前水平。结论 MARS及PE对重型肝炎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MARS治疗后病情的稳定性要优于PE 。
戴炜禹弘胡敏冬岳建荣李炜
关键词:重型肝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血浆置换
医用臭氧与甘利欣胶囊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三臂平行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
背景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最严重和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受累。尽管从1982年开始使用HBV疫苗后,HBV感染率大为下降,全世界至今仍有超过3.5亿的慢性H...
禹弘
关键词:医用臭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
文献传递
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后出血相关因素
2023年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及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经股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抗凝治疗中出血与不出血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出血组15例(24.2%),未出血组47例(75.8%)。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8.0(4.0,22.0)d、FT4为14.6(13.4,17.3)pmol/L,未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21.0(9.0,42.0)d、FT4为18.0(14.7,21.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与Cr、抗凝药物种类(低分子肝素组、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组、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抗凝选择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或者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治疗出血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FT4可能与抗凝出血相关,Cr与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呈负相关;抗凝前关注FT4、Cr等指标,对抗凝出血及血栓消失时间有一定预测作用。
彭静涵黄德良禹弘陈军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抗凝出血
妊娠肝衰竭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妊娠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EXCELL2000、STATA7.0软件和t检验分析广东省深圳市东湖医院重肝治疗中心11例妊娠肝衰竭临床资料及血液净化疗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妊娠肝衰竭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患者(7/11);以亚急性肝衰竭为多(6/11);病因中以HBV感染(5/11)多见,平均HBVDNA水平6.32×107copies/ml,死亡率也高于其他病因组;其次为病因不明(3/11),急性妊娠脂肪肝、CMV感染及梅毒各1例;合并症或并发症中以低白蛋白血症(11/11)、腹水(10/11)、低血糖(9/11)及电解质紊乱(7/11)多见;其它为肝性脑病(6/11,4例是在终止妊娠后即刻发生)、DIC(5/11)、自发性腹膜炎(4/11)、肾衰竭及脑水肿(3/11);6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治愈好转率为83.3%(5/6),较单纯综合治疗组高40.0%(2/5),神志转清率75.0%(3/4),单纯综合治疗组中2例肝性脑病者治疗过程中神志无改善;单因素分析发现妊娠周期、临床分型及分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其复制水平、脑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液净化治疗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A和TBil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①HBV感染及高水平复制仍然是引起妊娠期间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且预后差;②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妊娠肝衰竭多种合并症及直接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③血液净化治疗及时纠正机体的代谢紊乱与提高治愈好转率有密切关系。
戴炜禹弘王东邬明岳建荣胡敏冬李炜张振宇
关键词:血液净化肝衰竭妊娠
分子吸附再循环应用于重度黄疸患者的疗效评估
2005年
评估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治疗对降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疗效。应用德国TERAKLN公司生产的MARS对17例肝衰竭患者进行每次6h的治疗,检测治疗前中后不同时段TBil。13例肝衰竭患者经治疗后TBil降低28%(P<0.05),治疗过程前3h及后3h分别降低 22.2%和5.8%;4例TBil>800μmoL/L患者在治疗5h时TBil降低29.6%,更换负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柱继续3小时治疗TBil仅降低5.1%。4例TBil<350μmol/L并发肝性脑病患者,MARS治疗3小时及6小时TBil均无明显降低,肝性脑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步得到明显改善。MARS治疗肝衰竭,TBil降低主要住前3小时,治疗清除TBil的幅度和初始基础TBil水平正相关,与负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柱的大小无相关性。MARS治疗效果主要以其患者整体病情的改善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戴炜禹弘岳建荣胡敏冬李炜
关键词: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肝衰竭胆红素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3
2018年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铜代谢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ATP-7B基因突变引起胆道排泄铜障碍导致肝脏、大脑基底节、肾脏和角膜组织中铜的异常蓄积。可导致重要器官,特别是肝脏、大脑的受损,如不恰当治疗将会致残甚至致死。肝豆状核变性起病临床症状及伴随疾病不一,本文报道1例肝豆状核变性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黄德良朱质斌禹弘赵琦蒋金艳陈圆圆戴炜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报告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的综合内科治疗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以及两组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的好转率为82.35%,观察组治疗的好转率为93.7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和凝血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不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的好转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朱质斌禹弘赵琦
关键词:血浆置换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80例抗结核药物性严重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诱发严重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肝损害的病例资料。严重药物性肝损害(SDILI)的诊断标准:(1)应用抗结核药物史;(2)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病...
戴炜禹弘王东邬明朱质斌赖慧仪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病例资料
文献传递
抗结核药物相关性肝功能衰竭34例临床特征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诱发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病例资料,按≤35岁、36~55岁及〉56岁3个年龄段进行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抗结核药物性肝功能衰竭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4-68岁,平均(38.2±10.5)岁;病死率为67.6%(23/34),而超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和急性肝功能衰竭(8例)中女性7例,病死8例;≥56岁者11例全部为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9例,与≤55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初始治疗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用,治疗至诊断为药物性肝功能衰竭(DILF)的时间为5~56d(平均23d)。34例中HBsAg阳性8例,3例HBsAg/抗-HBe阳性患者应用激素后1例HBeAg转为阳性,2例HBV DNA由低于检测下限出现高于检测下限;HBV血清标志物阳性者死亡率(6/8,75%)与阴性者死亡率(17/26,6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诱发的超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急性肝功能衰竭可能与遗传多态性及机体较强的免疫状态相关;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则可能与老年人药物在肝脏代谢能力的改变相关;激素有增加HBV复制的可能性,与肝功能衰竭的预后相关。
戴炜禹弘王东邬明朱质斌赖慧仪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患者身体组成成分变化特点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不同状态肝硬化患者身体组成成分的变化、建立肝硬化患者的组织丢失模式。方法:采用X线双能吸收测量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及17例对照组人员的细胞外液(ECW)、细胞内液(ICW)、总体水(TBW)、体细胞数量(BCM),采用脂肪测定仪测定患者总脂肪(TBF)含量,通过百分位分布表计算身体组织的BCM和TBF的百分比,并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建立组织丢失模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的体质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肝硬化组的BCM、TBF均明显减少(P<0.002;P<0.001),ECW明显增加而ICW明显减少(P<0.001;P<0.002);其中BCM、TBF、ICW随患者的Ch 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的提高下降也越明显,CTP A级患者以体内脂肪损失为主,CTP C级患者体细胞和脂肪同时耗尽。结论:重视防治肝硬化患者早期的脂肪损失及晚期的体细胞的快速丢失对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邬明戴炜王东孟庆华袁静禹弘朱质斌
关键词:肝硬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