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伟
- 作品数:5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新型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应用,所述化合物及其药用制剂对于治疗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如:肿瘤、内分泌紊乱、免疫系统疾病、遗传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所述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
- 李建其张庆伟贾志丹王佳静
- 文献传递
- 新型PLK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PLK1抑制剂,测试其对PLK1激酶的体外抑制活性,初步探究其构效关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临床药物伏拉塞替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设计并合成新型PLK1抑制剂,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PLK1激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4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MS、1H-NMR谱确证。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a、5e、5i、5j和9b具有较强的PLK1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9.01、3.11、6.47、2.65、7.41 nmol·L-1,均优于阳性对照药伏拉塞替(IC50值为9.59 nmol·L-1),其中化合物5e和5j可作为优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 黄道伟张庆伟张庆伟张越李建其
- 关键词:抗肿瘤
- 一类3’,8-双取代槲皮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3’,8‑双取代槲皮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化合物对K562(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NCI‑H929(人骨髓瘤细胞...
- 张庆伟 彭新艳 包亚 李嘉怡 王冠
- 螺环在药物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螺环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药物分子设计中应用广泛。螺环可作为哌嗪、氰基四氢吡咯或氨甲酰基哌啶等结构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引入小分子中,从而拓展化合物结构类型,保持或增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同时,药物分子中引入螺环可以调节化合物的酸碱性、水溶性,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降低化合物细胞毒性及心脏毒性。螺环引入是药物分子成药性结构改造的重要策略之一。
- 陈秋实韩博李建其张庆伟
- 关键词:螺环药物设计结构优化
- HPLC-UV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被引量:1
- 2021年
- 首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双波长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中7个有关物质。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以0.005 mol/L磷酸氢二钾和0.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7.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4 nm、220 nm。结果表明,各有关物质在0.5~1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0%~108%。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好、选择性强、重复性好。此外,通过质谱与核磁共振鉴定了未知氧化降解杂质(有关物质B)的结构为1-羟基-3-异丁基-9,10-二甲氧基-1,3,4,6,7,11b-六氢吡啶并[2,1-α]异喹啉-2-酮。
- 徐桂丽周爱南何奇万博张庆伟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 PLK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设计合成一类新型PLK1抑制剂,并测试其对PLK1激酶的抑制活性,探讨初步构效关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化合物HBST145为基础,通过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设计、合成新型PLK1抑制剂,分别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和CCK-8法测定化合物对PLK1激酶的抑制活性以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ESI-MS和^(1)H-NMR确证。抑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a~5d、5j对PLK1抑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2.58、3.09、7.08、3.61、8.99 nmol·L^(-1),活性优于化合物HBST145。目标化合物5a~5j对HL-60和THP-1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明显提高,其中化合物5d的抗细胞增殖活性较好,可作为优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 黄道伟杨吉霞张庆伟张庆伟张越李建其
- 关键词:PLK1抗肿瘤
- 药物分子氘代修饰方法研究进展
- 2024年
- 氘代修饰是通过将药物分子中特定氢原子(H)替换成氘原子(D),从而改善药物分子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的效果,降低给药剂量或频率,提高安全性并获得更佳疗效的方法。氘代修饰已经成为理性药物设计和成药性优化的重要策略。氘代修饰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和生物酶催化法。其中,化学合成法包括含氘中间体引入法、卤素或不饱和键还原法、酸碱催化及金属催化的氢氘交换法等;生物酶催化法包括生物酶催化的氢氘交换、还原氘代和脱羧氘代法等。文章归纳了氘代修饰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氘代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 李嘉怡王翰丞张涵吴星宇陈秋实张庆伟
- 关键词:药物分子
- 4-哌嗪喹唑啉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寻找新型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探讨其初步构效关系。方法以恩替司他(MS-275)为先导结构,对其酶表面识别区、链接区及锌离子结合区进行改造,设计并合成了系列4-哌嗪喹唑啉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以取代4-羟基喹唑啉为原料,经氯代、氨解、水解制备苯甲酸类衍生物,然后与邻苯二胺或4-氟邻苯二胺经缩合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7a^7h;经体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抑制活性试验及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抗增殖活性试验,进行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结果与结论共合成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经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体外初步活性试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均具有HDAC1酶抑制活性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与MS-275相比,目标化合物对HDAC1酶抑制活性减弱,但化合物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抗增殖活性却优于或相当于MS-275,其中化合物7g对HCT-116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0.245μmol·L-1,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 张庆伟张保寅周爱南张怡李建其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苯甲酰胺抗肿瘤活性
- β-catenin/BCL9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β‑catenin/BCL9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抑制剂包括至少一种化合物或至少一种所述化合物的衍生物。所述化合物结构新颖,为<Image file="DDA0004185636...
- 朱棣张庆伟 刘成龙 张浩 李嘉怡 陈秋实
- 3-(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3-吗啉-1-丙胺的立体异构体的合成、抗抑郁活性和毒性评价(英文)
- 2019年
- 合成制备5-HT/NE/DA 三重再摄取抑制剂3-(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3-吗啉-1-丙胺(SIPI6116)的2 个立体异构体,并分别评价其抗抑郁活性、初步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左旋异构体(-)-SIPI6116 显示出更好的体内外抑制活性和更高的安全性,药代特征理想,有望作为新型抗抑郁候选药物进行深入开发。
- 王文韬郭政吴建威张庆伟李建其
- 关键词:立体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