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美德

作品数:14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多伦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篇教育
  • 6篇比较教育
  • 3篇教育学
  • 2篇育发
  • 2篇中国教育
  • 2篇世界教师
  • 2篇历史比较
  • 2篇教育发展
  • 2篇教师
  • 2篇国教
  • 2篇高等教育
  • 2篇比较教育学
  • 1篇大学建设
  • 1篇大学理念
  • 1篇大学模式
  • 1篇导师
  • 1篇信仰
  • 1篇学理
  • 1篇一流大学建设
  • 1篇依附论

机构

  • 7篇加拿大多伦多...
  • 5篇多伦多大学
  • 5篇香港教育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印第安纳大学
  • 1篇卡塞尔大学
  • 1篇波士顿学院

作者

  • 14篇许美德
  • 4篇李军
  • 1篇蒲艳春
  • 1篇任凤芹
  • 1篇任玥
  • 1篇刘进
  • 1篇杨彦捷
  • 1篇阚阅
  • 1篇李克建

传媒

  • 6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教育研究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教育论丛
  • 1篇高校教育管理
  • 1篇当代教师教育
  • 1篇重庆高教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被引量:31
2022年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化研究、大力创新、文化引领并重视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菲利普·G·阿特巴赫高媛(编译)刘进西蒙·马金森彭凤(编译)乌尔里希·泰希勒盛晓彤(编译)许美德李新宇(编译)汉斯·德·维特林松月法扎勒·里兹维高胜寒(编译)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在线教育文化理解
大学与文明间的对话被引量:2
2002年
联合国把 2 0 0 1年定为“文明对话年”。自 2 0世纪 90年代早期冷战结束后 ,文明间对话这一概念开始出现 ,由哈佛大学教授SamuelHuntington发起的对潜在的文明冲突的讨论 ,引导世界各国学者努力探索大学如何在这种文明对话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植根于中国、印度和阿拉伯这三种主要东方文明的知识观和高等教育组织模式 ,对在全球范围内重塑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的文明中的女性在高等教育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女性获得了知识将有利于大学积极参与文明间的对话 。
许美德
关键词:文明女性高等教育
比较教育中的语言问题:三个流派被引量:8
2006年
文章一开始回溯了比较教育的古典根源及其相关的语言问题。接下来介绍了比较教育中三个不同的流派,并重点对它们关于语言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探讨。在实证主义派看来,语言被看作是中立的;在对许多不同社会的教育成就进行客观的测量的时候,语言问题是对翻译者的挑战;另外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传统语言被看作是现代化的障碍。文化派对语言问题赋予了更高的重要性,既是在字面的意义上,指需要学习多种语言以进行深度的比较研究,也是在隐喻的意义上,指在理解不同社会的教育问题时,要对概念的使用保持敏感性。而在比较教育中依附论的视野下,语言被看作是一种潜在的工具:既可用于权力与排斥,也可用于唤醒与自我表达。
许美德李克建
关键词:比较教育语言实证主义文化派依附论教育流派
比较教育的价值及其丰富性被引量:3
2017年
一、比较教育的丰富性 比较教育作为一个领域,它的丰富性在于其跨学科的特性——它涉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同时,我认为社会学是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核心学科,而比较教育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宏观的教育社会学。
许美德曲梅
关键词:比较教育跨学科性儒学思想
师范大学和教育大学的理念:儒家教育学的启示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儒家教育理念的视角,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19世纪法国师范学校、19世纪美国和英国师范教育经验进行考察,追溯东亚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及其理念——日本教育大学和中国师范大学,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师范教育的价值观与儒家传统相互作用的方式,旨在解答"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这一核心问题。
许美德任凤芹
跨宗教交流与教育——基督教、佛教与儒教的三次历史性相遇
2016年
华南师范大学"面向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的教育学学科群"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主要依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体育学两大学科,并整合了全校有关学科领域资源。该学科群拥有高水平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省重点学科,以及雄厚的学术团队,形成了鲜明的优势与特色,在学科群各方向带头人的带领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建设成果丰硕。学科群专门设立了高层次学术论坛"守素讲坛",邀请国(境)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2016年4-5月,比较教育学的著名学者、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所许美德(RuthHayhoe)教授,香港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监李军博士,中国文化大学教育系张建成教授等来坛讲学。本刊将上述报告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许美德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基督教历史性宗教儒教
思想肖像——纪念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被引量:3
2010年
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王承绪教授通过翻译大批国外名著和编写基本教材致力于为比较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他大力培养研究生,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和领导,他还长期而深入地参与到与英国和北美大学的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王承绪教授在其卓越的学术生涯中为沟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教育的不同学科领域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罗伯特.阿诺夫许美德阚阅
关键词:翻译工作比较教育
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
2009年
一、引言 关于师范大学的定义和角色问题,在中国教育的急剧变革中存在诸多争论。如果我们采纳植根于欧洲历史上对大学的定义,接受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核心价值观,就可能会说“师范大学”这个术语是自相矛盾的。在英语中,对“师范”这个术语的正确理解离不开这个单词的法语辞源。在法语中,它的意思是“确立一种道德标准或规范”。
许美德李军
关键词:历史比较教育发展教师核心价值观中国教育欧洲历史
来自远方的敬意:写在顾明远教授八十华诞之际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笔者与顾明远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学术交往历程,从理论研究难以涉及的角度,展示了顾明远教授作为中国教育界杰出学者的风采。顾明远教授平易的为人、宽阔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和长远的学术眼光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已成为后者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许美德任玥
关键词:顾明远教授
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被引量:28
2009年
师范院校的建立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大学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地方师范学校的出现为全世界的师资培养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与欧洲的传统大学有很大不同。美、日、英诸国为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也在不断创新教师教育模式。中国创造出了与美、日、英、法不同的教师教育模式,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许美德李军孙利民
关键词:教师教育大学理念教师教育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