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晟

作品数:70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专利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0篇青枯
  • 10篇咖啡酸
  • 10篇寄生
  • 9篇青枯病
  • 9篇枯病
  • 8篇桑螟
  • 8篇茧蜂
  • 7篇细胞
  • 6篇荧光
  • 6篇荧光定量
  • 6篇桑树
  • 6篇寄生蜂
  • 5篇夜蛾
  • 5篇斜纹夜蛾
  • 5篇壳聚糖
  • 5篇活性
  • 4篇单胞
  • 4篇丁香假单胞菌
  • 4篇引物
  • 4篇水解物

机构

  • 69篇江苏科技大学
  • 3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天津艾赛博生...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东台市蚕桑技...
  • 1篇如皋市蚕桑技...
  • 1篇江苏生久农化...

作者

  • 70篇盛晟
  • 55篇吴福安
  • 40篇王俊
  • 17篇王俊
  • 11篇王俊
  • 7篇张健
  • 7篇许晏
  • 7篇曹梦琪
  • 5篇宋红志
  • 5篇周雨
  • 3篇郑煜
  • 3篇刘曦
  • 2篇吴滔
  • 2篇王纱纱
  • 2篇黎忠健
  • 2篇王方芹
  • 2篇梅艺苑
  • 2篇李长龙
  • 2篇王超
  • 1篇李木旺

传媒

  • 20篇蚕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蚕业
  • 1篇农药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 1篇求知导刊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脂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解脂耶氏酵母油脂合成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将脱脂蚕蛹水解后用作产油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生产营养价值高的可食用油脂,探究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产油微生物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的生长及油脂累积的影响。首先于酵母对数生长期,在氮限制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3mol/L Fe^(3+)和10-3mol/L Zn^(2+)溶液,使油脂合成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3.59%和38.70%,且同时添加Fe^(3+)和Zn^(2+)比单独添加Fe^(3+)和Zn^(2+)使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27.88%、5.75%。然后于酵母对数生长期以脱脂蚕蛹水解液作为补料加入培养基,不仅使油脂的产量较酵母粉补料培养基提高了40.67%,而且使酵母合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UFAs/SFAs)含量的比值从3.78提高到8.25,合成三酰甘油的sn-2和sn-1,3位脂肪酸的UFAs/SFAs值分别提高17.9%、179.8%。试验结果表明:以来源丰富的蚕蛹水解液作为解脂耶氏酵母发酵培养生产油脂过程中的补料,其浓度适中的Fe^(3+)、Zn^(2+)与其他有益组分对酵母生长和油脂合成及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使脂肪酸组成及分布改善。
史馨怡徐晓慧金传琪刘曦盛晟武国华吴福安王俊
关键词:氮源FE3+解脂耶氏酵母微生物油脂
桑螟PGRP蛋白响应混腔室茧蜂寄生的免疫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 PGRP)是生物免疫系统中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但在寄主昆虫响应寄生蜂寄生时发挥的免疫功能目前仍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究桑螟(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在响应混腔室茧蜂(Aulacocentrum confusum)寄生时GpPGRP发挥的免疫功能。本研究共鉴定得到3个短型GpPGRP编码基因,分别命名为GpPGRP-S1、GpPGRP-S2和GpPGRP-S3。GpPGRP-S1和GpPGRP-S2在雄性成虫阶段表达量最高,GpPGRP-S3在雌性成虫阶段表达量最高。与健康桑螟相比,3个GpPGRP的表达量在混腔室茧蜂寄生后的不同时间差异显著,且均在被寄生桑螟的血淋巴中上调表达。重组GpPGRP-S2蛋白显著提高健康桑螟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表明桑螟GpPGRP可能通过增强血淋巴黑化反应响应混腔室茧蜂寄生。本研究为深入探究桑螟GpPGRP响应寄生蜂寄生时发挥的免疫功能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揭示桑螟与寄生蜂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了依据。
蒋德雷丁键浩梁鑫浩宋妍邵作敏游帅王俊王俊吴福安
关键词:桑螟肽聚糖识别蛋白寄生
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年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分析了综合性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课程衔接、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提出改进方法,以期为植物保护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盛晟邵颖王卉平吴福安王俊
关键词:植物保护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3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2023年
[目的]分析氟吡呋喃酮、唑虫酰胺和氟啶虫酰胺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影响。[方法]测定3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农药的田间推荐质量浓度设计残毒期试验,检测其在桑树上对家蚕的残毒期,进一步测定了亚致死剂量的唑虫酰胺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3龄起蚕24 h的LC50分别为29.73、42.66 mg a.i./L;唑虫酰胺原药对3龄起蚕48 h的LC50为47.86 mg a.i./L。68 mg a.i./L氟吡呋喃酮、40 mg a.i./L氟啶虫酰胺以及60 mg a.i./L唑虫酰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18、3、9 d。按照48 h LC50的1/10(4.786 mg a.i./L)、1/100(0.4786 mg a.i./L)给家蚕3龄幼虫添食唑虫酰胺,发现质量浓度为4.786 mg a.i./L时3龄眠蚕体质量、茧层率、化茧率和化蛹率都显著下降,当质量浓度为0.4786 mg a.i./L时,家蚕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3种农药对家蚕的安全等级均为中毒,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和唑虫酰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较短,可作为防治桑园害虫的候选药剂。
潘鑫赵帅琦丁键浩盛晟盛晟吴福安
关键词:家蚕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残毒期
咖啡酸及其烷基酯在青枯病防治中的应用
咖啡酸及其烷基酯在青枯病防治中的应用,所述咖啡酸及其烷基酯结构如式(I)所示:<Image file="DDA0000597388890000011.GIF" he="101" imgContent="undefined...
吴福安宋红志王俊盛晟张健
文献传递
冠菌素对桑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桑树次生代谢产生的萜类、酚类和生物碱等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研究利用桑树细胞体外高效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与技术,有助于实现对桑树药用活性成分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在建立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向桑悬浮细胞系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冠菌素(COR),以促进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积累。试验结果表明,用5.0μmol/L COR诱导处理后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达到最高值(0.630±0.003)mg/m L,比对照组增加86.43%(P〈0.05);1.0μmol/L COR诱导处理组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总酚质量浓度分别达到(23.50±0.49)mg/L、(56.71±1.52)mg/L,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64%和50.27%(P〈0.05);50.0μmol/L COR诱导处理组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达到4 595.3 U/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几种浓度COR诱导对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多糖积累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试验结果提示:COR作为诱导子能够增强桑悬浮细胞中总黄酮、总酚和生物碱类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与积累,且细胞的SOD活性亦显著提高,尤以低浓度(1.0μmol/L)COR的诱导效果最佳。
王丹丹王超王超盛晟盛晟王俊王俊
关键词:冠菌素总酚1-脱氧野尻霉素超氧化物歧化酶
利用脱脂蚕蛹水解物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的研究
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是目前工业化生产必需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理想微生物之一。微生物法生产DHA的碳源主要有葡萄糖和甘油等,氮源...
刘兆欣徐晓慧盛晟吴福安王俊
蚕蛹油原料用化学酶法联产制备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的试验被引量:1
2018年
以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蚕蛹油为原料,采用化学酶法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2种高附加值功能性油脂。2种目标产物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是:采用碱液催化蚕蛹油中的甘油三酯与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经反相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单体;以副产物甘油和天然抗氧化成分咖啡酸甲酯为底物,采用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获得咖啡酸单甘酯单体。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制备过程的蚕蛹油脂肪酸组分,其中乙酯化得到的α-亚麻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的产率分别为37.5%、18.2%和13.7%,副产物甘油的产率为20.6%,C18柱纯化后可得到纯度〉90%的α-亚麻酸乙酯及纯度〉70%的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水解产物甘油与咖啡酸甲酯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的产物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鉴定为咖啡酸单甘油酯。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酶促合成工艺条件为温度74.6℃、底物咖啡酸甲酯质量浓度41.2 g/L、脂肪酶Novozym 435的用量(质量分数)9.6%,在此条件下咖啡酸单甘油酯的得率高达85.04%。利用建立的新工艺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和咖啡酸单甘酯,使蚕蛹油的水解副产物甘油得到有效利用,为蚕蛹油的高值化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孟祥云刘曦葛立刚朱长通盛晟庄愉吴福安王俊
关键词:蚕蛹油联产工艺
桑椹鲜果经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保鲜处理后的主要活性成分检测被引量:9
2016年
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可溶于水,具有抑菌、杀菌等生物活性。利用自行合成的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处理桑椹鲜果后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寻找新的桑椹保鲜剂提供理论依据。采摘的桑椹鲜果分别经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的混合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和蒸馏水处理后低温(4℃)储存,于不同时间段测定各处理组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花青素、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及含水率。结果表明,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溶液处理可以减缓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及含水率的降低速度,并在一定程度提高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至储存第18天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5倍、1.40倍、1.93倍,至储存第15天时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1倍、1.26倍。试验结果提示: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用于桑椹鲜果的保鲜可以较好地保护桑椹的营养保健品质。
杨采风李长龙周雨郑煜盛晟丁靖志吴福安
关键词:保鲜剂桑椹花青素
壳聚糖对桑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桑树次生代谢产生的萜类、酚类和生物碱等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建立桑树细胞体外高效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与技术,有益于实现对桑树药用活性成分的规模化开发利用[1].然而,直接从桑树植株中提取活性物质易受季节、地理位置等环境...
王丹丹王超盛晟王俊吴福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